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书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区域书法教育品质,4月25日,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武进区小学书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刘海粟小学举行,活动以“现代技术支持下的小学书法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专题分享、专业指导三大板块,系统呈现书法教学在新时代小学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全区100余名书法、语文教师参加了现场活动,活动还通过希沃平台开通了直播和回放。
刘海粟小学周瑛老师执教的《疾风劲草》打破低年段传统临摹模式,让学生“观察-发现”,并通过动态视频解析带有草字头字的书写规律。学生练笔时,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体会书法韵律与音乐节奏的共鸣。星河实验小学蔡静老师在《日字旁》教学中,以“日”字字形演变的过程导入,带领学生感悟“日”作为不同偏旁在汉字中的意义,并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日”在一年四季中的渗透,实现汉字结构规律的可视化认知。武进区实验小学王维老师的《月字旁》教学,则创新采用“解构-重组”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字体的月字旁演变,培养学生对汉字形义关联的深度理解。再对比欧阳询与赵孟頫的“月字旁”,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瘦长型”与“宽扁型”的结构差异。
刘海粟小学左菲老师以《基于唐驼“实用书法”理念观照下的书法教学实践》为题,系统梳理近代常州籍书法家唐驼“书以载道,艺为世用”的教育思想,通过展示其研发的“生活书法”校本课程案例,详细解读了如何将书法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品德培育相结合。
武进区书法兼职教研员、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张玲珑老师从“技道双修”角度进行总结,强调书法教育应突破单纯技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解析-表达”的思维链条,从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三个维度构建新型书法教学体系,为全区书法教师指明教学研究方向。
本次活动不仅为全区书法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更展现了书法教育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她不仅是技法的传承,更是文化的浸润、审美的启迪和创造力的激发。活动也为武进区创建常州市书法教育示范区助力,为推动“吾有优学”助力。
(撰稿:王弈 摄影:胡洁 审核:张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