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工作室发展目标,提升工作室成员书法技能,4月2日,武进区张玲珑名教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在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举行。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探书法教学新路径,共研书法教育新课题。
活动开始,工作室领衔人张玲珑老师对工作室的申报初衷进行说明:为乐于书法学习、书法教育和专业发展的老师搭建抱团发展的平台。初次活动,工作室成员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了在工作室中成长的愿望、信心和决心。
张老师为成员们赠送了《书法美学》、《书法美育》、毛笔和盖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印章的挂件,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书法老师们一道写好字、研好学、上好课,发展好学科,成长好自己。
接着,张老师传达了“第四批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成立运行暨工作室启动会议”的精神,解读了《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章程》,明确工作室运作机制与成员职责,为后续活动规范化开展筑牢根基。张老师还对工作运行方案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工作室建设宗旨、建设目标、研究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解析了工作室的两大研究项目《美育浸润背景下书法教学范式与策略研究》和《人工智能支持下书法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研究》,从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主题探索等方面切入,为成员明晰了各自的研究方向。
随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书法沙龙,成员们将近期书法作品进行现场交流,张老师为每件作品从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作细致点评,成员们围绕临摹技法展开热烈探讨。在技法练习中,成员们探讨碑帖特点、切磋用笔方法,张老师细致示范指导,在思维碰撞中提升书法教学实践能力。
最后,张老师带领成员们参观了刘海粟小学的刘海粟艺术馆,品赏大师作品,提升艺术品味,并在展览馆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通过项目解读、制度规范、实践研讨等多维联动,既深化了成员对美育背景下书法教学的认知,也搭建了专业成长交流平台。未来,工作室将继续以教研为纽带,深耕书法教学,让美育核心文化在书法课堂落地生花,推动区域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胡洁 摄影:睢佳琪 审核:张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