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基于‘海粟文化’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推动我校美术课堂教学的特色发展。3月26日,我校美术组开展了区级立项课题教学研究活动,
张珂老师在周三的教研活动中执教了四年级美术《字的联想》一课,课的导入部分,猜一猜象形字所代表的是什么,感受古人造字的方法,用简练的线条概括事物的特点,接下来用一段视频介绍了文字的演变历史,是由图画式的符号逐步进行抽象简化,变成现代汉字。在新授环节,有杜甫的《绝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切入点,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写的春天景物,并请学生用拖动的方式把景物替换笔画,感受到创字的乐趣。又通过对例字“车、轮、刀、球”的赏析,体会用替换添画的方法对字进行设计。以另一组字“胖、尖、折、咬”分析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得出另一种变字的方法—夸张变形。在示范环节,师生合作对春字进行设计,既体现出原字的笔画,又表现出字的含义,也让字富有装饰的美感和创意的趣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盲盒,抽中所要设计的文字,展开联想,用合适的方法设计字的新样貌。
课后,美术组老师进行集体研讨,张老师分享了本课的教学理念、意图和教学得失,老师们纷纷发表了对这节研究课深入改进的建议。
(美术组供稿 撰稿:王希 摄影:朱琳 审核:张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