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武进区刘海粟小学开展了清明节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倡导孩子们传承习俗,注意安全,拥抱春天。
一、清明来历知多少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风俗除了祭祀、植树、吃冷食,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为了防止冷餐伤身,所以人们要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祀扫墓的悲酸伤心,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乐趣,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二、安全文明记心间
清明假期虽短,但也要注意安全,讲究文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从文明出行、卫生健康、防止溺水、网络文明、居家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卫生、用眼卫生等方面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同学们听得认真,学得专注,纷纷表示会在假期中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并自发担任安全监督员,对身边的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说“不”。
三、劳逸结合不忘学
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就是要科学地安排各种内容健康的活动,这样既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又起到扩展知识、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学习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自己首先要做到遵纪守法,行为文明。其次要做到娱乐适度,避免网络沉迷。同时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