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常州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常州书画名人文化观照下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研究》和常州市第二批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新技术支持下书法图像识读的研究》,促进工作室成员书法教育教学和书法教育项目研究能力的提升,12月20日,江苏省张玲珑网络名师工作室举行了“书画名人文化和新技术观照下的书法教学”主题线上研究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刘海粟小学兼职书法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徐娜、胡洁、郑真老师执教了主题研究课,参与活动老师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了评课交流,活动还邀请到常州市书法教研员景文静老师为三节研究课进行点评,并作《书法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专题讲座。
首先,老师们在江苏省智慧教育云平台张玲珑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站的网上评课栏目中,观摹了徐娜老师的《草字头》、胡洁老师的《四点底》、郑真老师的《木字旁》三节研究课,三位老师围绕研究主题,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常州书画名人文化指导教学,以新技术手段突破书法范字图像识读的重难点,让书法课堂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现代数字气息。
随后,老师们在网上评课栏目的观课页面,通过“发表点评”交流自己听课的感受和建议。景文静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三位老师都能紧紧围绕两个研究项目进行教学实施,课堂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通过技术手段把书法图像清晰地、印象深刻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书法范字的特点,他建议老师们在教学时要多关注书法本味——笔法的教学,以解决学生实际的书写问题。他还强调书法老师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能,在课堂上以扎实的个人基本功展示书法魅力、准确为学生做书写示范。
接着,景文静老师在线上以《书法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评价》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他首先介绍了书法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再强调书法教师要提升示范能力,要进一步明确书法学习的重点难点,最后明确书法课的文化性体现。
工作室活动着力书法教学,以研究为路径,助力书法教师成长。本次活动的开展,深入了一个主题、两项课题、三节课堂,增进了书法教师的交流,对书法课的理解又更深一层。
(图、文:王希 审核:张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