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美术教研组联合心理健康教研组开展了美术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研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季琴芬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美术《有表情的面具》。课的开始,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表情变化时眉毛,眼睛、嘴巴的变化,用口诀概括规律,加深学生的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新授环节,通过让学生欣赏民间藏戏、古代非洲、印第安人的面具引导学生观察夸张表现的五官,色彩的丰富表现,从而让表情更生动。季老师选一位学生上节课的作业,演示如何用多元材料表现人物表情,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材质,形状,颜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五官,学生代表和老师分工合作表现人物的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巴,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信心,激发创作的兴趣。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有表情的面具,并且上前展示,介绍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和“巧手奖”。学生通过有表情的面具制作,不仅提升了美术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读懂他人的情绪,提升了自己同理心和自我管控力。
(美术组供稿 撰稿:王希 摄影:傅晓丽 审核: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