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蓄力共成长——高年级组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九月,明朗而美好,新学期的教学研究也因秋的厚意而丰盈明亮。高年级两位语文教研组长用向刘海粟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两堂语文课。
张华娟老师公开课师执教《丁香结》,简约而不失深度,为老师打开了教学散文的新思路。
全文六个自然段,前四个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五自然段写的是丁香结,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心结”。张老师把写丁香花的四个自然段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另外三个自然段作“简约”处理,三个自然段中都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丁香花: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是“茂盛”的,校园里月夜下的丁香花是“幽雅”的,雨中庭院的丁香花是“妩媚”的。抓住了不同地点丁香花的“特点”,这三个自然段就可以教得“简约”了。
作为重点的第三自然段,写的是自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对作者来说,已经不是惊讶的“赏花”了,而是习以为常的“见面”了。这一段融入了作者近三十年与白丁香“相依相伴”的情感,白丁香减轻了作者写作时的疲劳,让作者的头脑保持清醒的状态,达到文思泉涌,就连自己的梦想也流淌到了文字中。作者对白丁香有一种感激之情,俨然把三棵白丁香当作了家里的一员,那是三棵有生命、有依恋、有真情的白丁香!
本节课,张老师通过解读课本,做出了教学取舍;关注课文语言,引导孩子明白怎么写;注重句段朗读,在多次朗读中走近文字,感悟作者情感。
殷立敏老师执教的《落花生》则以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阅读、对话、思辨、表达为主线,其内涵都是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给予其他老师启发和思考。
怎样体会到作者由浅入深地一一写出花生的几点好处,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的现象,比如“花生味美、可以炸油”这是“花生的作用”,“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是“花生的实用”。而“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这段文字更要让学生认真阅读,细致揣摩,仔细鉴赏,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那就是 “桃子、石榴、苹果”的描写暗藏玄机,把它们写得特别好,恰恰来对比衬托花生的可贵品质。花生的果实深藏在黑暗潮湿的泥土里不为人知,花生的植株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果实成熟也不能分辨,这份“低调朴实、默默奉献、不图虚名”才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
寻找身边的“落花生一样的人”更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力,他们紧扣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关键信息去对照、筛选、提炼出身边普通人物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