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研读文言文
——记刘海粟小学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司马光》一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三语组顾卓筠老师和赵帅老师同课异构,教研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共同研讨文言文教学。
11月23日,顾卓筠老师执教《司马光》一课,她以古代儿童故事导入,引出文言文简短精炼的特点,在师生间反复朗读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顾老师将两本教材中不同文体的司马光相比较,别具一格,让孩子们在对比中理解字义,同时渗透看注释、看插图、组词释义等学习方法,由扶到放,重视课堂生成,真正关注到课堂的每一个学生。
24日,赵帅老师执教这一课,她以学生旧知《姓氏歌》引出主人公司马光,通过初读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整个教学将多层次的朗读贯穿其中:一读,读正确读流利,重点指导后鼻音的朗读;二读,读懂意思促进朗读,指导学生利用注释、插图、组词等方法,疏通文言含义;三读,读好停顿,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节奏。三次读,层层递进,以读促悟。
本次文言文同课异构,三语组的老师们一起探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成长进步。
(图文: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审核:壮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