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海粟杯”课堂教学效益月,引领着我们从晚春走入初夏,也迎来了含金量最高的比赛项——课堂教学能力大赛。连续两周,6场活动,16堂课,教龄1-5年组与6-10年组的青年教师们同课异构,用真实的课堂展现自己的研课思想和教学能力,各评委们认真聆听、悉心指导。
此次效益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语文学科立足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教龄1-5年的青年教师是最有激情、最具可塑性的,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一年级组的王佳雪和陆心怡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各有千秋:佳雪老师的课堂字词学习有方法,做动作、联系生活、句式说话等,让字词学习扎实有效;心怡老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体会人物心情、抓住关键词、多形式反复朗读,感受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三年级组的聂雅静、任嘉春、陶慧敏、王洁、沈迪、孙博涵这六位老师共研《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聂雅静老师重在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世界的奇妙;陶慧敏老师善于利用文本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将事物写清楚,并借助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感受世界万物的生命活力;沈迪老师利用自己设计的预习单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只要内容,在品读文字时渗透“用修辞”“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置小练笔环节,实现了学方法到用方法的转变。
四年级组的朱心怡、黄丽君和陈金枝三位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童话之旅:朱心怡老师情感充沛,重在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巨人花园前后的变化,抓住关键词句了解巨人的任务形象;黄丽君老师紧扣“花园的变化”及巨人的性格这一重点进行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陈金枝老师分层次教学生字词,搭建台阶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关注文本体裁设计问题,引导学习方法巧妙。
教龄6-10年的青年教师课堂同样精彩:刘瑶老师执教的是略读课文《海的女儿》,她引导学生关注课前导语,明确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并运用方法指导学生品读童话故事的奇妙以及人物的真善美。三下《漏》一课的教学,周小暄老师在指导复述“说漏”内容时,抓住人物“说”“想”“做”三部分讲读感悟,学生上课全身心投入,乐在文中,学在课堂中;彭倩老师的字词教学非常扎实,利用预习单帮助学生梳理文脉,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指导中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低年级组的樊敏和潘阳老师共同执教了《咕咚》,樊敏老师巧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猜读技巧,潘阳老师利用本课点,借助插图帮助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邵杨老师执教的《小毛虫》,字词句教学扎实有方法,说话训练有阶梯,课文重点善引导。
每场活动后,各评委们及时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点评,在肯定老师们教学优点亮点之余,更是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倾囊相授,帮助青年教师们知不足、快成长。青年教师们非常珍惜此次锻炼学习的机会,在收获珍贵的建议时皆是频频点头豁然开朗。“海粟杯”课堂教学效益月陪伴着我们走过一届又一届,也见证着越来越大的青年教师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学科发展道路上从试游到从游,向着领游群奋进!
(图、文:唐薇 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