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刘海粟小学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活动先由葛雅莉、陈金枝、沈晶三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三位老师基于故事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和主题阅读教学进行了扎实的研究。
葛雅莉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葛老师创设一起去郊游的情境,孩子们在欢快地歌声中坐上大巴边游玩边学习。整节课关注“多样识字,多种朗读”,归类认识虫字旁的字;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字谜等方法记住“运”;画简笔画让学生记住“网”;欠字介绍好朋友的方式扩展积累“欠字旁的字”……朗读变换多种方式,学生化作小蜻蜓带上动作读,拍手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找好伙伴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儿歌的乐趣。“我也是个小诗人”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
陈金枝老师执教了三年级《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她注重课文脉络的梳理和学习方法的教授,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伊始,采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生字教学板块,她从字源、字义、字形等不同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得扎实。作为三年级的课堂,梳理文脉时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带领孩子抓住文章的重点,教学有方法,学生有收获。
沈晶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她深入研究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独特的魅力,感受简练的语言,发现丰富的称呼,了解古今异义。并且引导学生从欣赏到运用,从品味到积累。一篇55个字的文言文,却容量颇大。学完这篇文章,并不是教学的结束,而是小古文学习的开始。沈老师将《世说新语》中的《徐孺子赏月》一文引入本课,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学到的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进一步让学法内化。
课后,老师积极参与了评课。吴校长首先肯定了三位老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她特别指出陈老师教态自然,具有亲和力,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其他老师各抒己见,碰撞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各位老师明确了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让经典润泽学生心灵,让文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语文教学既要深入研究教材,更要关于细节,才能更快地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图/文:沈晶 审核: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