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的过程中渗透道德熏陶
——《大家排排队》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11课《大家排排队》,是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的。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尤其是低年级法治意识培养的关键就是建立规则意识。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要想让学生在所有的排队事件中都能遵守规则并形成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熏陶。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知道自己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知道很多事情都要排队,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既要守规则,也要懂礼让,守秩序。这些都串联在动物朋友歪歪带领大家去淹城野生动物园游玩这一个大情境中。
活动一:齐行动快静齐。上课前,我没有安排任何预习类的活动,也没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什么。如果事前学生知道上课内容,就会有心理暗示,效果就不会好,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升华理解。第一个环节就是体验不排队抢地图造成了慢吵乱,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把队伍排好,然后练习四人小组排队。讨论校园内外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并且明白为什么要排队。
活动二:乘公交懂礼让。这一部分通过插队视频让学生深入思考,明白遇到争抢插队要制止,但是如果遇到意外情况,该怎么办呢?。比如,老师举例自己非常急切地要上厕所时,前面的人不是很着急就让我先上了。这种情况下的谦让。学生可能会很矛盾,他们会认为谦让不就是不守规则了吗?其实这关乎到更加深刻的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让法护我们成长,让德润我们心灵的深刻道理。只有在具体情境的活动中换位思考,学生才能理解有时候规则需要灵活掌握。
活动三:逛公园守秩序。通过一个小调查,学生明白游园时还有很多排队的规则,要自己克服一些也能做到。最后全班排队游园,坐上小火车参观。
上完课,听了张老师的分析,又有很多改进,因为道德不是说教,而是源于真实生活的体验,是社会成员在体验中达成的一种共识。上完课,我感觉可以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引出学生上台领文明奖章这一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去反思活动表现,并通过链接相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自己反思认识到不排队既是不文明的又是特别危险的行为。随后,以“看电影”这一主线来设计活动,领电影票——坐车去看电影——坐电梯到达影厅——买票——观影,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涉及到排队的问题。从最初的一哄而上,到相互提醒要自觉排好队,通过观察、思考、孩子们自己根据不同的情境,总结出排队的方法,我们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思维成长,习惯养成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最真实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