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对话,挥毫尽想象
——记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示范课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2019年10月15日,刘海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教研组长示范课活动。吴老师带来了《我和———过一天》作文教学。
这次习作,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和喜欢的人物在一天之内,发生的有趣、难忘的事情。神奇的想象,可以让人畅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做出一些有意义而难忘的事情,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1.巧妙导入,激发习作欲望。
导入这一阶段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到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或事物时,吴老师引导他们把想象说具体,为学生下一步的习作作好铺垫。
2. 放飞想象,拓展想象空间。
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想象会发生什么故事。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完全沉浸在想象的世界当中。每个学生均有了一次口述想象的机会,为下一步习作又搭了一个台阶。
3. 张扬个性,自悟习作要求。
同桌互说后,分别画了精美的思维导图,并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想象时,吴老师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多元参与,评价促进发展。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在精彩片段讲评时,吴老师改变了“老师评,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热情。吴老师让学生先自评自赏习作,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学生不但在自我欣赏好词好句中提升了写作的信心,同时,在查缺补漏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课后,小组老师们聚在一起,纷纷讲述自己的所得。大家一致认为:吴老师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对经典的神话、通话里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形象的了解去展开想象。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图文:四语教研组 审核:龚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