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用智慧化解课堂“小尴尬”
发布时间:2019-05-27   点击:   来源:   作者:王静

用智慧化解课堂“小尴尬”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王静

本次工作室活动,有幸聆听了星韵学校史艳波老师执教二年级《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史老师的课堂板块清晰,围绕传统游戏这个话题,开展传统游戏知多少”“传统游戏我会玩”“传统游戏伴成长三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所在,并在多组活动和多维判断中,对课堂资源进行及时的捕捉和处理,充分体现了“儿童本位”的课程理念。史老师自然亲切的教态、多样贴切的评价语、智慧灵活的课堂把控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尴尬”之一:史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丢手绢的游戏环节,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游戏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说清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一位学生立刻举手说道:“老师,我觉得这里不适合玩丢手绢的游戏。”这让听课的我心里一咯噔,这应该与老师的课前预设不相符。但机智的史老师微微一笑,对那位小朋友说:“谢谢你的建议,那等下我们活动的时候,可以到后面的空地或者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进行。”一个微笑,一个回答,让这个课堂“小尴尬”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课堂“小尴尬”之二:史老师在课堂上将小游戏《石头剪刀布》的传统玩法和创新玩法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选择,一开始学生一边倒地选择了创新玩法,觉得新鲜、好玩儿。面对这一情况,史老师又问道:“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呢?”这时有同学就回答道:“我更喜欢传统玩法,因为不用占用太大地方。”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继而又化解了一边倒的“小尴尬”。这让我想到了我在执教《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引导学生遇到两难问题,进行思辨时,没有进行巧妙地引导,而形成了一边倒的情况,这时值得我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教者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做好学生思想的助产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的灵魂深处受到触动,从而形成非表面的真实的道德情感,促进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让他们得到真正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