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幸福的追梦人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王静
勇攀高峰,才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美事;奋勇向前,才能一睹彼岸花开的美景;努力成长,才能触碰朝阳露水的甘甜;美丽绽放,才能不悔汗水心血的倾注......加入张云波名师工作室已一年有余,回想过去的点滴,有刚入门时的困惑,有参加比赛时的焦虑,有一遍遍试上的瓶颈期,但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成长,摸索门道的喜悦,以及拔节成长的兴奋。有梦想,才会肯拼搏;有付出,才能得到成长。
说到成长,让我记忆犹新的当属去年参加的市、区道德与法治评优课比赛,一层层选拔、一次次试上、一遍遍打磨,让我得到了快速地成长。作为一名刚入门的德法老师,虽然有着满腔的热情,却也有许多无奈之时。有着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但关键时刻却使不上力: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设计陈旧无新意;评价语言乏味枯燥等等,面对这么多困难,我该如何备战评优课比赛呢?这时,工作室张云波老师建议我先好好翻阅教材,她说选题很重要,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想法,且易创新的课。于是我便定下《我们不乱扔》这一课,联想到近期小区、学校热推的垃圾分类,设计了垃圾巧分类等一系列活动。区评优课比赛第一轮是说课,和上课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为此,张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听我试讲,帮我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的方法,这无疑是让迷惘的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临上场时,张老师又亲自陪同,安抚我紧张的情绪,最终以高分通过了第一轮筛选。接下来便是上课环节,张老师又一次次地走进了我的课堂,一句句地为我斟酌每一个过渡语、评价与以及总结性的话语,让我倍受感动。
其实很多次我都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个担子,觉得自己并没有这金刚钻却揽了这瓷器活,感到非常非常的痛苦,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张老师那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不厌其烦指导的身影,这让我感觉我并不是一个人,我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下去,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试上,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力求做到最佳。同时依托工作室的平台,我将比赛课在工作室活动中试练,在工作室活动的固定环节“头脑风暴”中,大家畅所欲言,针对我课堂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就这样,从区赛一等奖,到参加市赛,获得二等奖,历时整整一个半月的赛课之旅,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奖项的收获,更多的是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认识的成长。
赛课过程是辛苦的,但收获是喜人的,然并不仅此,这次经历给予我更多的是工作室这个团队的温暖和全情投入地支持,还有对这门学科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对情境化教学,体验式教育践行后的思考。我们常常激励学生,鞭策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其实,只有我们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并付之于行动,才是对学生及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望自己能铭记一句话: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争做幸福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