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在听课中收获成长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   来源:   作者:张馨之

在听课中收获成长

张馨之

上周四,有幸聆听了工作室王静与孙月老师的《小水滴的诉说》、《传统游戏知多少》这两节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感觉收获颇多。

首先,这两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仔细研读教材,一遍遍地反复试上,一次次地修改教案,争取给大家展示出最完美的课堂。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想这一定源自于她们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喜爱。

其次,这两节课虽然在内容与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一静一动,但教师都能把握住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化的生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行动中去,最终到达自己的教学目标。回想起自己曾经上过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伸出爱的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理解残疾人的感受,我也设计了“蒙眼行走”、“单手系红领巾”、“无手系红领巾”等活动环节,但在正式上课时,我过分关注了课堂节奏与课堂纪律,学生真实的反应是什么?我反而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学生学完这一课,真的能尊重与爱护残疾人了吗?我给自己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王静老师的课堂值得我学习的是始终让孩子们在同一的情境中学习。由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活动比较多,所以一节完整的课堂容易被各个活动分割成各个部分,课堂就缺乏了完整性。但王静老师的课堂给我的启示是可以设立一个完整的情境,让“小水滴”的形象始终伴随着孩子们进行学习。创设小水滴的诉说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跟着小水滴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最后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拯救小水滴”、“保护小水滴”这样的想法,因为这是拯救与保护的就是他们自己。这样的课堂完整而有趣,真实而又意义。

今年还是第一年接触道德与法治课,要学的还有很多,一次听课,一次反思,一次成长,希望自己能学得更多,走得更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