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渗透法治教育,从课堂开始
发布时间:2018-11-28   点击:   来源:   作者:梁小燕

渗透法治教育,从课堂开始

2016年秋季开始,教育部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一年级开始教学。课程名称变了,课程基本理念变了吗?

法治素养的提升广义上是针对全体社会公民,而并非学生。但大家都知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上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层面,对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是有缺失的。所以当法治融入课程后,就成为了教学设计的难点。

沈晶老师的《邻里之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模板。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明确。利用《欢乐颂》视频设置情境,让学生展开针对性讨论:邻里之间会发生哪些发生矛盾?该怎么解决?沈老师把握了学生的情绪特点,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灵活切实教学方式,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稚趣、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

最精彩的是在讨论之后沈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有理有据,带领学生相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所学的法律法规对邻居进行劝说,解决噪声问题、遮光问题、装修问题、占道问题,真正实现了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徐律师的话是比较有权威性、总结性的,但作为小学生而言,徐律师的话更应该简洁明了,尤其是最后一次特别长,不宜让孩子记住。建议老师可以编一首儿歌,配上图片,更形象易懂。

但个人认为,沈老师这节课主要围绕邻居对自己的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展开教学,邻里之间是相对的,在自己身上是否也发生着影响邻居的事情呢。在生活中我们自身该怎么做呢?只有双方互相包容,能易位思考,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在课堂中,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