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从课堂中来 到生活中去
发布时间:2018-11-24   点击:   来源:   作者:卢雪娇

1、寓教于乐,参与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提高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引人入胜的情境毫无疑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邻里之间》这一课,沈老师能够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比如以电视剧“欢乐颂”的一个个小片段贯穿整个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功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一个个的小片段中去感受,去思考,去讨论,从而总结出解决邻里纠纷的正确方法。佴老师的《隔海相望》一课,因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缺乏,所以佴老师在教学时先通过在地图上找台湾省,观察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再让学生了解台湾海峡及台湾岛的形成以调动学生对台湾省的喜爱之情。

2、实践探究,体验交流。

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特点,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外化为行动。在佴老师的《隔海相望》一课,佴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景点推荐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小导游,推荐台湾省的一处景点,学生在整理解说收集的资料时,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赋予了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台湾。

3、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守规意识、生活参与、个性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示范和导向,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沈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举出邻居间装修,遮光,占地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例子,拉近课堂和现实的距离并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实现情感共鸣和知识的迁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