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警惕伪情境 注重真体验
发布时间:2018-11-10   点击:   来源:   作者:王静

警惕伪情境 注重真体验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王静

法学科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倡导的是以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背景积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情境和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与认识自主地、创造性地体验教学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享受教学活动过程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建构新知识的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由“教室里有点吵”“ 做个小小调音师”“这里也要小点声”等部分组成,从教室到校园,再到社会公共场所,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并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情境的创设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在教学设计将整个课堂置于“恐龙园游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中。在游学前向孩子发出“游学挑战书”来赢取“游学门票”,这一情境有效解决了教材中“教室里有点吵”“做个小小调音师”“认识静音标志”等内容;再带领孩子从校内走向“恐龙园”,在一个个丰富的情景活动中引导孩子自主体验,培养文明公德意识。

整节课“恐龙园游学”大情境串联,不仅拓宽了课堂时空,勾连了课堂与生活,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基于教材,但是又不局限于于教材例如,课堂伊始,我选取了课文中一幅插图——学生课堂讨论时的嘈杂声。这其实在课堂中非常常见,孰不知这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在教学中利用手机捕捉直接呈现这样的场景,让孩子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再去审视自己的言行,这样的资源会最有力度。在引导学生关注教室里有点吵时,引进了教材中所没有提及的分贝概念,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小点儿声的必要性。作为教者,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情境的创设绝非是为了体验而体验”,而是基于教学主题、指向教学目标的。例如游学前的两项挑战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情境体验活动,而是目标明晰,环环相扣,是为培养学生小点儿声的意识和文明公德精神做铺垫。“游学挑战一”让学生小组讨论游学路线,巧妙聚焦到“噪音的危害”,引导学生明白“小点儿声”的必要性。“游学挑战二”是在第一板块学生对“我们小点儿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张贴静音标志”的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认识静音标志,并在二次讨论中总结控制音量的好方法。最后再将意识与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情境充分服务于儿童知行意的统一提升。

诚然,课堂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在课后研讨中,反观这堂课,我意识到,情境的设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也乐学、善学、好学,但情境的延续性还有待强化。正如秦老师所说,若是能将校园内大声吵闹的情景加以呈现和指导,那这堂课才真正做到了导知已行,值得反思。真诚感谢工作室老师们的精彩评课,让思维一次次得到碰撞,我也会带着收获与反思不断前行,稳扎稳打,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