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发布时间:2018-11-08   点击:   来源:   作者:芦燕

重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杜文艳老师曾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参考课标的教学建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裁剪补充、重组处理教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童真与童趣。

一.创设情境

王静老师基于德育主题,从明理、激情、导行等维度出发,将三个板块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地重组与有向关联,使教学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将整个课堂置于“恐龙园游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中。教师化身为亲切的“导游阿姨”,在游学前向孩子发出“游学挑战书”来赢取“游学门票”,这一情境有效解决了教材中“教室里有点吵”“做个小小调音师”“认识静音标志”等内容;教师再带领孩子从校内走向“恐龙园”,在一个个丰富的情景活动中引导孩子自主体验,培养文明公德意识。

整节课大情境一以贯之,不仅拓宽了课堂时空,勾连了课堂与生活,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更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绝非是“为了体验而体验”,而是基于教学主题、指向教学目标的。例如游学前的两项挑战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情境体验活动,而是目标明晰,环环相扣,是为培养学生小点儿声的意识和文明公德精神做铺垫。“游学挑战一”让学生小组讨论游学路线,巧妙聚焦到“噪音的危害”,引导学生明白“小点儿声”的必要性。“游学挑战二”是在第一板块学生对“我们小点儿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张贴静音标志”的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认识静音标志,并在二次讨论中总结控制音量的好方法。最后再将意识与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情境充分服务于儿童知行意的统一提升。

二.丰富体验

纵观《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的教学,活动体验贯穿始终。例如在“认识小点儿声的必要性”这一板块,教师就设计了以下活动:1、教师发出游学挑战书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恐龙园的游学路线。教师拍摄小组讨论时的视频。2、适时引进分贝仪,介绍不同分贝对人体的影响。3、播放小组讨论时的视频,交流观看感受。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情境的真实和活动的有趣,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游学路线”的讨论,表现出平时学习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大声讨论状态,这时分贝仪及实时视频的介入,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讨论时音量的嘈杂,了解噪音的危害,从观照自身行为体会到在教室内要小点儿声的必要性。

可以发现,以活动和游戏环环相扣的课堂,突破了冰冷无趣的四方空间,而变成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开心乐园;将教学目标寓于丰富的活动中,不仅可使知识体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能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服务生活

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生活, 社会规范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 因此, 建议王老师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再次回归生活,把为校园里设计静音标志真正落实到课堂,在生生对话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明公德的认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