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聆听了王静老师的《我们小点声》,课堂非常精彩,颇有感触。
这一节课留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整个课堂是由同一个情境串联而成的。王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恐龙“暴暴”,并以它为主线,设计了一个个精彩的环节。恐龙是一种离孩子们比较遥远而神秘的动物,恰好我们常州就有一个以恐龙为主题的乐园,所以这一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即是生活的,又是有趣的,课堂,就此充满乐趣地开始了。
《我们小点声》这篇课文有两个关键词“公共场所”和“礼仪”,它关注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礼仪,帮助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王老师在课堂上也非常关注这两点,在大情境下又创设了许多小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后,我也进行了思考,这节课主要是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要小点声。但是我们的品德课程本质是立足于学生,为学生的生活而服务的,所以,品德课程因该能为生活所用。而其实,在公共场所中,也有不同的情境,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应该小点声,比如在课堂发言时,声音响亮清晰才是合适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将问题从不同角度剖析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