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品德课堂需要多加专注的“三点”
发布时间:2018-06-10   点击:   来源:   作者:秦敏

品德课堂需要多加专注的“三点

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秦敏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工作室活动,我们再次聆听了两位年轻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茅雨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班级生活有规则》,孙月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可爱的动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位老师都精心准备,在教学设计时,能基于“儿童立场”,注意教学的板块和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收获颇丰。

听完课,老师们进行了研讨,对如何改进教学提出了建议。我觉得以下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要谨记的:

1、资源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茅老师从“流动红旗”入手,引出学校的“十好”规则,能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非常好。在下“文明棋”时,用了一些图片,引出了“讲卫生、不守纪、懂礼貌、不安全”四点,如果在这里能用学生的活动照片,学生更会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教育效果会更好。在呈现方式上,全是图片显得单一,可以用图画配录音、播放视频的方式,形式多样,更容易吸引孩子,对图画向呈现的内容理解也更到位。

2、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成长。

茅老师在下“文明棋”这一环节,采用老师和全班同学下棋的方

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关注到了全体。在制定班级公约时,采用小组讨论,组长记录,交流时可以补充的方式,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很高。孙老师在“说说我和动物的故事”时,让学生小组交流,也做到了关注全体。可是在反馈时,播放了课前学生拍摄好的视频来展示,学生的讨论没有展示,学生会觉得有些遗憾。这时,老师可以采用请小组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反馈,这样小组交流有了全班反馈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虽然讲得不一定会有课前准备得好,但是更实在。

3、巧妙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情感在体验中水到渠成。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感的激发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善于设计、引导、调动,把儿童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如《可爱的动物》一课,如何很好地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呢?在一系列“动物认一认”环节后,学生对动物有了很大的兴趣,在“说说我和动物的故事”时,学生一下子想起了自己和动物相处的画面,在交流和倾听中喜欢动物的情感就迸发出来了。爱护动物这个环节,孙老师是从家里→动物园→社会上三个层次来讲的,孩子们都是有这些生活经验的,从谈话中知道了怎么样是爱护动物,但是爱护动物的情感强烈表现出来。张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成功课例,课例中的老师采用出示动物受伤害的画面,出示动物因为人们不爱护而死亡的真实案例,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受到了触动,要善待动物、爱护动物的话语从学生的口中道出,老师还让学生拉钩,订下了百年约定,学生沉浸其中,爱护动物的情感生成完全是水到渠成,真正达到“明理、激情、导行”这一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