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学习单的设计和运用的思考
这次上六下《我们互通有无》,由于需要调查身边的经济活动,设计了四份课前学习单,分别是:1、了解国外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中的中国制造。2、调查2012年,2017年中国部分产品占全世界的份额。(参考书上第16页)。3、调查家里进口商品的使用。4、调查除了家中,身边进口商品的使用。课后引发工作室老师们的讨论,我梳理了一下课前学习单的设计和运用的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如果说课前的自主学习是一个输人的过程,回到课堂的学习交流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把课前自主学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而且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自主学习单的设置,应当结合教材的内容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针对性要强,明确性强,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纳人课堂,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层次性原则
课前自主学习单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形成道德认识。重要的是,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要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须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有一有了解。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单的内容要包含以下方面:1、调查的内容。2、自己的分析。3、客观的结论。这样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才能引发大思考,大辩论。不仅仅是复述调查内容,每节课前不能光去看到,还要想到些什么。
三、主体性原则
课前的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搜集探究、综合分析的能力。但是,在其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家长代搜、家长代做的不良倾向,如搜集资料,家长从网上一搜、一印,万事大吉。学生不知如何去整合、提炼,对于如何自主学习没有体会到精髓。
四、调整原则
学生完成了学习单,教师在课前应该全面分析,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当然,对学生的能力和以往经验的熟悉,是对教案进行微调的一个指引。
总之,教师在自主学习单的设计上应服务于课堂的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