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星河小学举行
五月秧针绿,兼旬雨泽稀,在这萌生希望、放飞梦想的季节里,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齐聚星河实验小学,开展第7次工作室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来自星河实验小学的芦燕老师和来自牛塘中心小学的陈露微老师分别执教了六年级《我们互通有无》以及二年级《大家排排队》这两堂各具特色的研讨课。
芦老师的上课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进口商品融入生活,互通有无的新发展以及由来已久的历史。通过统计图,数据,新闻报道,学生自然得出中国制造已经影响了世界,为此能在国外看到很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表格调查进口商品,让学生关心调查身边的经济活动,一目了然就能看到进口商品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原来全球资源共享,从而明白互通有无的概念。而一带一路的学习,更是层层推进,又对互通有无有了新高度理解,明天其价值意义,它更是我国与多国的抱团合作,共同发展。
陈老师这节课,围绕“大家排排队”设计,特色在于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用心去体验和感悟,本节课表现形式丰富:现场调查、播放图片、视频、情境表演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一环紧扣一环,为什么要排队,怎么样排队,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用实际行动,让孩子们将怎样排队的知识内化于心,付诸于行。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工作室的各成员就两节研讨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开诚布公、各抒己见。对芦老师的这堂课,沈老师建议注意资源的时效性,选择离学生年代近一些的大型活动,比如说韩国冬奥会,里约奥运会。佴老师建议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应关注孩子们的课前调查质量,在学习单的下面加一个“我的结论是什么?”类似这样的分析和结论,让学生带着调查的总结和思考进课堂,课堂上就能真正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前交流才有意义。秦老师和孙老师觉得,课堂的思辨味道还可以再浓烈一些,比如说华为手机退出美国市场,为什么日本急了,中美贸易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等?课前调查太多,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一些小辩论等。王老师建议,历史上的互通有无可以删掉,或者放到第一课时。
对陈老师的课堂,王老师建议低年级的课堂要设置一个大情境,用一个大情境贯穿整个课堂,不能割裂开。张老师提出,如何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历,更能配合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既然课前提出给孩子们发礼物,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课堂真实的情境,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实际操作。
活动最后,张云波老师对大家的踊跃发言给予了肯定,思维在碰撞中擦出火花,两位上课老师也在思辨中收获颇多。最后,张老师给大家布置了撰写论文的任务,希望大家能在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方面都能有长足的进步,使品德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引领儿童生命的成长。
(星河实验小学 撰稿 :芦燕 摄影: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