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选对资源,放对位置
发布时间:2018-05-06   点击:   来源:   作者:王静

勇攀高峰,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美事;奋勇向前,才能一睹彼岸花开的美景;努力成长,才能触碰朝阳露水的甘甜;美丽绽放,才能不悔汗水心血的倾注......历时一个月的评优课已经结束,从区赛到市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还在脑海中萦绕,张老师就是我最好的引路人,工作室就是我强大的后援团。结合这次磨课过程和梁老师执教的《战争何时了》,关于品德课程中资源的选用,我有话要说:“选对了资源,还要放对了位置!”

本次工作室活动中,梁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教材《战争何时了》,文本以儿童的视角诠释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和平、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需要真正的和平。平时作为六年级学生来说,从报纸、电视、电影、包括网络上也接触了解一些战争,对战争的危害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生长在和平时代的学生来说,总觉得战争是那么遥远,对于战争的残酷也知之甚少,因而学生不可能有很感性的认识。那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直观感知中理解和感悟,效果比较好。针对这一学情,梁老师选取了近期叙利亚爆发的战争,利用大量的图片资源和音乐渲染,试图让学生与战争中的孩童感同身受,但课堂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思考:战争给儿童们带来了什么?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课堂氛围一度陷入沉闷之中,这时梁老师配乐播放了一组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儿童照片,同学们一下子带入战争现场。试问,在教学中,如果先呈现这些图片资料,再让学生来谈感受,可能课堂氛围就不会陷入沉闷,更重要的是,这些感受将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吐露,而非教师强加于其身,做到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这样的感受一定会直击学生内心,而不是仅仅浮于课堂。

这让我想到了这次评优课,我执教了二年级教材《我们不乱扔》,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垃圾巧分类的环节,先让学生进行分类,再说说其分类原因,还是先让学生弄清如何分类,再来实践操作,在磨课试上中进行了多次调整。最后定教时,先让学生结合其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对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的理解,继而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让学生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分类实践,真正做到顺学而导、由知导行,而非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作为教者的我们,教学设计要尊重教材,深入理解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要着重把握学生的具体实际,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环境、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大胆思考、质疑,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教学设计置于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与互动中,实现儿童立场上的教学设计。同时在选对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放对它们的位置,实现资源的最优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