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后反思:
本次工作室活动中,我执教了六年级的《可怕的物种入侵》一课。教学中,我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 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 种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小学生对于“物种入侵”这一名词肯定是不够理解的,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外来物种”入手,从而一步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
通过同学们喜爱的美食——十三香小龙虾引出“外来物种”这个陌生的词汇,并谈谈吃龙虾的感受,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走近了“外来物种”,从辩证的角度认识了小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的利与弊,当这种“弊”大于“利”时,我们就引起了警觉,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浓了,这也为展开探索“可怕的物种入侵”活动打下了基础。
同时,借步书上的两种代表性的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两种生物,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了霸王草和食人鱼的危害性。这样做,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外来有害生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它们的存在与危害;另一方面让学生引起重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最后老师拓展性地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外来有害物种已涉入到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防备意识。
整堂课内容充实,学生兴趣浓厚,但知识的拓展还可以再广些,鼓励学生去通过自己的实践、搜集处理,去从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外来物种。另外,课前准备也不是太充分,教学过程中显得有点紧张,导致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在教学环节的衔接方面,过渡不太流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