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品德教学中,适切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   来源:   作者:陈露微

品德教学中,适切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品德课程中,有一些课程内容源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低年段的《爱护课桌椅》,中年段的《大家排排队》。但是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高年段的课程内容出现了一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着重于培养孩子的世界观、思辨能力的内容,比如高年段的《战争何时了》。

《战争何时了》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中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第二部分是“和平--人类永久的期盼”,第三部分是“中国的钢铁长城”。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包括“战争中的儿童”和“硝烟弥漫的战火”两块内容。教材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诠释了战争的残酷,来审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在教学“战争中的儿童”这个板块时,老师无法用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没有战火的国家,战争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一张张图片,只是电视上的画面,只是书本上冷冰冰的知识点。想要让他们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课外资源,以达到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决定了是否需要借助外部资源。

那是否任何资源都是适合教学的呢?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思考之处。

资源的种类有很多,有图片、视频、音频、手抄报、纪录片······在梁老师执教《战争何时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战争给弱小的儿童带来的伤害时,选择了图片出示的形式。图片是一种比较平面的表达形式,适用于展示一种现象,难以揭示现象后的本质,难以体现人物的情感,在传递情感方面,作用较弱。因此建议,可以考虑一些视频资源,或者人物采访,公益广告,展现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生活的改变,以及心灵的伤害。

视频资源建议使用“战争中一个叙利亚小女孩的生日”。这个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前半部分刻画了一个叙利亚小女孩的生日以及日常,她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有幸福的家庭,快乐的校园生活,然而,随着战争的开始,这个叙利亚小女孩渐渐失去了温馨的家,失去了校园,失去了爸爸,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弟弟,甚至被逼远走他乡,无家可归。小女孩的表情由满脸笑容到令人心痛的憔悴面容,这一切,只是因为战争。这个视频资源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生活的变化,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战争对儿童心灵的伤害,从而激起学生的同情之心。

教学内容决定了是否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而具体选择哪种形式的资源则更需要依据学情、教学目标而定。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陈露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