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语言之魅力
——听张云波老师的《人种有不同》有感
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秦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品德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张云波老师执教的《人种有不同》一课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
一、 评价语言要真诚有激情
同一篇教案给不同的老师执教,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大不一样的。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历史的知识,容易上得沉闷。本课的教学是向学生讲述人种不同的表现及成因,让学生了解种族歧视,树立不同种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因为课的容量很大,张老师的语速很快,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了过渡,小结,语言富有激情,加上课件的渲染辅助作用,学生的感情都被激发出来了,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发言,张老师总能进行恰到好处的真诚的评价,使自己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相容。整节课,学生完全能跟上教学节奏,显得满而不溢。
二、 评价语言要贴切有个性
但是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光是真诚有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加以调节,做到贴切自然,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张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就进行了巧妙的设计,通过“一个具有探究精神的人会发现更多”“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们要摆事实,讲道理,说根据”的一系列评价语言,不断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整节课精神集中,兴致高涨,学生学的生动有趣,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样的评价语言,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方法层面的引领,每个人听了都会耳目一新。
总之,教学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的是语言的魅力。而品德教师的教学中评价语言的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身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品德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品德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一定会让品德课堂绽放出更加瑰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