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2017工作室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28   点击:   来源:   作者:孙娟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加入张云波名师工作室已经一个学期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研修工作,可谓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发展,现将本学期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学书籍,如:《中小学德育》《班主任之友》等杂志。本学期,我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与品德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刊物,研究上面的教学理论、教学实例等,通过学习,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二、利用网络资源

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搜集资料,联系生活等大量的拓展,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此,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通过下载教学设计、课件、链接资源等,既方便快捷地搜集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也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可以更好地用来“磨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立足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主要目标。为此,课前我常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本学期,我在本校也准备了一节公开课《跟着唐僧去西游》,受到大家的好评。

四、实践科研相结合

这个学期,我坚持参加工作室活动,认真观摩工作室成员们的展示课,积极参与头脑风暴。并将每次的活动感受记录下来,发到指定的网站上。本学期,我还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撰写品德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评比活动。我在工作室课题中,主要是参与“教学评价”这板块内容的研究。我在每次的工作室活动中,就开始关注课堂上各位老师的评价语,及时做好记录,留存材料,为论文的书写做好准备。在此非常感谢工作室主持人张老师的指导和工作室成员的相互鼓励。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