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资源的呈现来看课堂
刘海粟小学 沈晶
日历翻到十一月,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又一次如期而至。这次的活动举办在清英外国语小学。梁小燕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上册的《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秦敏老师则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的《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在两节课后,我们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和深入地剖析。
秦老师的这一堂课是三年级的一堂关于安全主题的课,这个主题其实在每一个年级都会有,但根据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教材中的重点和指向也就不一样。作为一节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呈现,都应该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秦老师的这节课,我就资源的呈现形式来谈一谈自己理解。
一.准确的数据
秦老师在课堂上摘录了一年之内我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数据,由此想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危险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数据的引用,的确能够帮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危险离我们很近,需要我们注意远离危险,学会规避危险。
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张表格或者是一段文字,里面有好些数据,尤其是这个数据还比较大,比较多,那么孩子们的直观感受是不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震撼。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并没有我们那么高,所以在呈现数据方面,我个人觉得低中年级的孩子不宜过多。在呈现方式上我们还要多家考虑。
二.情境的图片
教材上的资源往往是学生在学校或者是家中的一些情境图片,这些图片用卡通漫画等形式进行表现,儿童见了则通俗易懂。例如《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这一课,在生活中的处处都有危险,危险就在我们身边这一部分,教材中就采用了情境图片的形式来呈现。这一呈现形式是在充分区关注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所采用的,可以说在低年级和中年级阶段,这样漫画式的情境图片在教材中的比重是很大的。所以秦老师一开始就通过这样的图片来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危险。
教材中这样的情境图片的确不少,但是有的则有些滞后于学生们如今的现实生活,因为学生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多元化的状况,所以教材中的图片只是一些重点的指导,具体的图片我们还可以从学生们鲜活的生活中区寻找,这样的图片才是真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贴近的。当然,这只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种资源的补充。
三.有趣的视频
秦老师的这节课中并没有出现视频资源,这一点我还是有些想法。在教材上有一段有关法律的文字的阐述,介绍的是意外伤害事故。孩子们在读到果冻存在危险时产生了巨大的疑问。这个孩子们平时那么喜欢的零食,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文字的呈现可能还不够,需要用上一些视频,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更加简单。另外,在意外伤害事故部分,如果要让孩子们明确意外伤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觉得可以选择一些视频,比如《急诊科医生》中的有一段是一个突发疾病的驾驶员,开车装进了马路边的人行道区,甚至是装向了一些正在排队过马路的孩子。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影视作品中的视频,首先是不会太过血腥,同时又能看到人们在送往医院后的痛苦。
我个人认为,给孩子看的视频是不宜太过血腥的,不能因为要进行道德层面的教育而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
四.新技术的运用
在逃生演习的部分,秦老师多方面考虑,选择了让孩子先了解再去进行演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知道了不去拥挤,但是整体的效果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我觉得可以使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再让孩子们来分析得失,从而让孩子们知道逃生演习中的不拥挤、蹲下身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都是出现火情后用来救民的至关重要的部分。然后再进行一次,可能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提升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