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的资源选择与整合
十一月,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组织了第三次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中梁老师执教了《跟着唐僧去西游》,秦老师执教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梁老师执教的《跟着唐僧去西游》。这一课的资料非常多,有关于印度的地理、天气、风情、民俗等,内容非常多,非常杂。秦老师选取了一段书上的资料,这段资料简单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这段资料中有效的信息很多,针对性很强,学生通过资料先自学,填填内容,再全班交流 ,因此孩子的自学是非常有效的,自学的效率非常高。在教学印度的历史的时候,秦老师出示了一段关于印度名称变化的资料,这段补充资料填补了书上的资料的空白,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印度和古印度到底指什么有了明确的认识。梁老师的课堂资料的出示很有讲究,书上的资料运用地恰到好处,课外资料的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书上的资料和课外资料应该有取有舍,相互补充,才能让课堂焕发不一样的活力。
秦老师执教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在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危险情况离我们很近,危害很大,课堂上,秦老师出示了一段新闻资料,通过形式新颖的数据资料,直观地让学生感到危险情况危害大。“可惜!姐弟俩江中溺亡,均不满10岁。万宁,4名未成年人下海游泳,3人溺亡。10岁男童河边抓螃蟹玩,不幸落水身亡。4名女孩水库捡贝壳,溺亡 ……”秦老师选择的资料来源于新闻,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专业性都很强,讲究“真、快、新、短”,注重细节以及用词的精准。资料上有很多数据,小孩子有“溺亡”等一些三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三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无法理解这些词语,这些词语孩子们难以读通顺,有些孩子也无法理解意思。通过数据,使孩子们感受到危险就在我们身边这个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老师在选择资源的时候,应该从儿童立场出发,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儿童的理解能力,筛选合适的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再加工。比如可以把“溺亡”改成“死亡”,这样的语言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与理解能力。学习资源是多样的,资源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通过资源,引起学生的共鸣,不知不觉中实现教学目标。
品德教学应该立足于儿童,了解儿童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什么可以先学,什么可以不学。资源的选择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挑选有效的教学资源,再整合资源,使儿童真正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指导儿童的课后实践。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陈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