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有感
10月,我们工作室在牛塘中心小学开展了第二次活动。大家一起聆听了陈老师和茅老师带来的两节低年级的品德课,可谓收获满满。两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时效性强。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陈老师执教的《爱护小动物》一课,准备非常充分,利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无论是板书的设计,还是学生材料的收集,都“别有用心”。学生设计的“动物名片”,由课上迁移到课下,再由课下迁回到课上,让学生对于小动物有了充分的了解。老师提出的挑战环节“知识大比拼”,又自然提升了“小动物”这个知识点,让学生认识了不是那么常见的 “北京雨燕”。更让人惊喜的是陈老师,又将“雨燕”这一形象化身为奥运福娃的元素,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点点被激发,教育的意义也在一步步提升。我觉得认识小动物这一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而且有效,让学生确确实实“爱”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但是在如何“护”小动物这块的教学设计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对于如何保护小动物不是特别会“说”。陈老师给出了“爱护动物公约”要求孩子补充完整,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公约”的意思都不是很了解,自然也不知道怎么来设计公约了。如果我们给出的台阶再多一些,出示些公益广告或者视频材料,学生是否更能明白这种公约该如何设计。
茅老师执教的《别伤着自己》一课板块清晰,而且非常实用。《别伤着自己》这节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时的处理方法及平时生活时自己应注意什么。茅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把生活引进课堂中再现,如当堂就让孩子学会了如何用创可贴包扎伤口。而且茅老师在信息技术这块也是操作娴熟,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整合进课堂上,为教学服务,当堂通过“手机——大屏幕”指导孩子使用创可贴的教学设计,实在是一个亮点。茅老师完全站在儿童的立场,将课堂生活化、活动化了。
低年级儿童活泼,可塑性强,直观思维敏锐。两位老师都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如果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再明确一些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