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行中思考,让课堂“饱满”起来
——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反思
孙月
10月26日,我们聚集在牛塘中心小学,开展了名师工作室的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中,陈露微老师和茅雨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爱护小动物》和一年级的《别伤着自己》两课。陈老师的课内容丰富,环节紧扣又充满创意,将学生紧紧地聚集在课堂学习上;茅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设计“走迷宫”的环节贯穿课堂,引导学生看、听、想、说,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最后更是贴合实际,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将课堂和生活连接到一起。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带来了很多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让课堂不悬于空中,而是稳稳地踩在生活的地面上?
1、课前:双向准备,夯实基础
好的课堂绝不是仓促间产生的,只有充足的准备,适当的积淀,才能让课堂一气呵成,充满乐趣。从陈老师的课中,可以明显看出她做了精心准备,一方面,陈老师深入思考,广泛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板贴,图片,视频,歌曲),所以整个课堂显得饱满有序,课堂中的知识量巨大,学生也是收获良多;另一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进行了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动物明星卡,无形中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而茅老师也根据课堂要求,为学生准备好课堂的材料。充足的课前准备让课堂脱离了单调的书本教学,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落到了实处。
2、课堂:心有目标,层层渗透
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才能不走弯路,直达根本;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这堂课上有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引导学会的,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成,也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进行品德学科教学。陈老师的课板块清晰,由“猜猜小动物”引导孩子从主要特征和声音来了解动物,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接着以“说说小动物”为中心,从生活到资料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引出本课主旨“爱护小动物”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理解要爱护小动物。而茅老师通过危险的东西不能碰、危险的食物不能吃、危险的地方不能去三大板块全面具体地使学生了解到家中存在的危险,激发孩子的危机意识,接着用实践操作学用创口贴,让学生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伤口,升华了主旨。
3、课后:及时反思,自我提升
每一节课,都有其亮点和缺陷,上完一节课,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有进行深刻地反思,明确有点,找出缺点,才能让自己从课堂中获得成长。此外,最好的反思方法是和其他同事一起交流,思想在那一刻会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他人的想法会为教者打开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更全面的完善教学思路。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精彩,然而课后大家的集思广益却为课堂提供了更多的角度。有的老师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整合资源;有的老师认为课堂中教师评价应该再丰富一点……大家的思考为课堂教学设计增加了厚度、延伸了宽度。
本次活动使我明白,教学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谨慎行走的崎岖山路,只有认真思考,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跨过坎坷,直达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