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海小举行
10月12日,秋雨清冷,但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来自武进区内50多所学校的近百位品德骨干教师齐聚刘海粟小学,参加了《道德与法治》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来自刘海粟小学的王静和沈晶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年级《玩得真开心》以及五年级《千年不衰的汉字》两堂各具特色的研讨课。王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紧扣“玩”字,以“我想玩儿”“我会玩儿”两大板块进行教学,通过课堂游戏、视频、图片、案例等素材,让学生明白要想玩得开心,需要做到守规则地玩、安全地玩、文明地玩、健康地玩、合理地玩,最后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再创造,使学生初步形成合作品质,培养创新意识。整堂课立足儿童生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关注学生意识发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趣味盎然。沈晶老师执教的《千年不衰的汉字》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以汉字英雄大闯关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课堂中体验结绳记事的不足,感受甲骨文的内涵,探究汉字的文化魅力,学生不禁发出阵阵感叹:汉字不仅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一幅作品、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精神,我们为创造和发扬汉字的祖先感到骄傲,更立志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接着活动进入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花苏梅老师评价沈晶老师的《千年不衰的汉字》基于儿童立场,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儿童本位,关注了道法课的活动性,使学生在有趣的闯关活动中轻松了解了汉字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历史,感受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朱金花老师评价《玩的真开心》一课及充分关注了儿童的立场,一切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又能够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亲身实践的机会。更可贵的是老师在组织学生用石头、树叶等普通事物进行创新玩法的时候,能够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前面学习到的文明地玩,安全地玩,并将注意事项串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真正贯彻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教研员王继伟老师也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他说:我们的教学,要经常思考为了谁教?怎样展开?我们要坚持从儿童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而思考我们教学的规律。
最后,来自锦绣小学的庄荷娟副校长为大家做了题为《人在课中央》的重要讲座。庄校长从“理想中的儿童立场”“教材中的儿童立场”“教学中的儿童立场”三个维度出发,结合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和今天执教的两节研讨课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坚持儿童立场”是部编《道德与法治》的编写视角:教材根据儿童发展需要确定核心教育主题,将儿童生活逻辑作为教材编写的逻辑,用儿童自己的语言展示儿童自己的事。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做到坚守儿童立场,做到适性发展,即教学准备要适当,教学目标要适切,教学资源要适度,教学活动要适宜。庄校长的讲座,使与会老师们豁然开朗,对新教材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这次活动围绕“观照儿童立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主题有效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研讨氛围浓,专业引领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
图:沈晶 文:张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