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美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书法>>文章内容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简介
发布时间:2017-10-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玲珑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简介

《麻姑山仙坛记》是唐朝大历三年(768年)年过花甲的颜真卿赴任抚州剌 史,多次登游江西麻姑山,对那里优美而神秘的色彩感触良多。大历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游览仙坛,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礴,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撰书《麻姑山仙坛记》时,已是62岁的老人,同时也是他书法成熟后的辉煌时期。现代书法评论家金开诚,在论颜真卿书法的专著中写道:“颜真卿后期的楷书代表作《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是足以代表整个颜氏楷书的典型之作。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了‘颜体’的独特风格,并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整。” 《麻姑山仙坛记》这篇佳作,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研习的范本,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一代名家,都受过其较深的影响。

《麻姑山仙坛记》刻成后,后人又在碑背镌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安放在仙都观内。各郡邑名门贵族,文人墨客以上麻姑山能一睹“鲁公碑”为乐事。宋代,为了保护好这块碑刻,由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北宋思想家李觏登麻姑山在《鲁公碑》诗文中写有“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的诗句,足见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钟爱非同一般。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建昌府知军事胡舜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可惜,由于政局动乱,这件书法珍品在南宋时不慎丢失。现仅存宋拓片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上海博物馆。

《麻姑仙坛记》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