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微个人工作计划(2017.9.1-2018.9.1)
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要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学于活动之中。作为一个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的内容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教学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端,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切实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工作目标:
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不可缺少的载体,而活动依据课堂教学情况的开展又可分为课前、课堂、课后。这个学年我想循序渐进,跟随张老师一起,着重研究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有哪些形式以及这些形式能否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而哪些形式是不适合在小学阶段的品德课前展开的。
具体措施:
1.阅读相关论文,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借助名师名家的研究成果,汲取经验。
2.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的活动,多听课多谈论,向其他老师们学习。
3.借助自己的《我为祖先而骄傲》的精品课案例,结合活动化教学的研究方向,开展反思活动,思考如何在课前加入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更容易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