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小学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中心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期末。顿足回首,本学期,我们课程中心继续发挥团队力量,在上级领导指导和帮助下,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与科研工作。围绕学校“办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美学校”的办学愿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以打造美的课堂为抓手,抓好教学常规,认真落实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发展主动有成效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学科主任分别厘清队伍现状,为不同教师量身定制发展计划与具体措施。积极争取区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助推教师快速发展。我们坚持开展教学效益月等活动,促进不同层面教师有不同的发展。新教师长技能,进行备课组踪培养。以每周执教组内公开课,每月一次行政随堂调研听课等方式,促使他们尽快习得必备的教学能力。潜力教师提效率,继续推进快车道发展计划。季琴芬、张玲珑、史俊、邵佳冬、唐薇、朱金花和姚华等一大批动车组老师,纷纷踏上区级以上展示平台,锻炼提高。经验教师练风格,启动特色教师培养工程,为陈嫦云、邵佳冬、蒋虹等老师,创设特色教师展示舞台,帮助他们提炼并推广教学特色。一学期来,英语组何花、顾红亚和蒋婵科收获常州市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数学组姚华先后两次赴省内兄弟学校送培上门,在市小数年会执教研讨课;美术组张玲珑老师获得了武进区小学美术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在市五级梯队评选中,我校吴静副校长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姚华、蒋虹和花苏梅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教师论文市级以上刊物发表80篇,区级以上获奖50篇,有9人在省教海探航中获奖,65人次获得区级以上个人荣誉。
二、学科建设稳健有创新
本学期,改革与创新继续成为我校教研工作亮点。各教研组,以“构建尚美校园研究”为基点,以“打造尚美课堂”为抓手,开展丰富且高效的学科教研活动。10月,以第四届效益月活动为契机,各教研组纷纷展开扎实研究。语文组从“各年级的同课异构”和“同年龄层教师比武课”两位维度,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数学组和英语组进行“同题异构”活动;美术组与语文学组还以“寓言故事”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式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尚美课堂”特征,建构“尚美课堂”教学策略,又在11月开展了“武进区尚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好评。12月,我们陈嫦云老师的“故事语文”教学、朱金花老师的“微日记”教学成果,在武进区语文学科基地活动中成功亮相;邵佳冬的英语综合实践课、王丽萍的英语平板课受到了市区英语教研员的充分肯定,这些都充分佐证着海小教师学科建设成果。
三、质量管理求进讲长效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关注的重心。本学期,各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都能做到主题鲜明,经验共享。集体思考教学突显重点、突破难点的妙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作业准确率,贡献各自的智慧。另外,各教研组还开展了小型调研活动,为教学中的核心节点把关。通过这些活动来找问题、寻差距、思对策、立措施。通过调研,整体情况良好,这都是老师们平时努力得到的结果。比如:语文学科,研究了字词教学改革、阅读分析妙招以及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等内容,让每个孩子都学到知识、更积累方法;数学学科,本学期全体教师都关注了优等生的培养,积极参加小小数学家的比赛,数学小论文的指导、比赛题目的辅导,让优秀的孩子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英语学科,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妙招分享,期间,每位老师畅谈困惑,大家集体解答并补充,进行英语备课、作业批改和听课本检查。特别注重资源库的建设和新教材资源积累共享,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武进区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质量评比中,我校再次荣获一等奖。
四、教育科研多元有成果
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是海小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特色。每次教研活动,教研组都制定了明确的研究主题和观测要点。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美育视野的尚美校园构建研究》,继上学期顺利开题后,本学期我们以“打造尚美课堂”为切入点,进行了扎实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在效益月期间,展开全员研究,人人上好研究课,并通过沙龙等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成果梳理,随后开展区级展示活动,在区域能分享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组织 “美教师激励学生三十六计”征集活动,全体老师参与研究,献计献策。另外,学校2项市级课题和4项区级课题在近期参加了结题鉴定活动,他们都以扎实的研究过程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受到鉴定组专家充分肯定。再者,其他各级各类课题都按计划有序开展研究,结出丰富成果。
五、教育技术创新重研究
教师的观念在变革,课堂也在静悄悄地改变。数字化学习研究不断推进,我们以“数字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范式研究”为先导,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积极跟上,推动了学校数字化学习研究的进程。依托课题研究,我们不断实践,勇立课改潮头,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呈现出蓬勃的新气象。本学期初,我们成立首届海小E学习研究项目组,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纷纷加入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各学科纷纷拿出行动展开实践研究,E课堂成果从原来语文学科的一枝独秀,演变成如今的数学、美术、英语等学科的百花齐放,一学期来,美术组季琴芬收获全国新技术课堂一等奖、蒋虹收获武进区新技术课堂比武一等奖。袁静、花苏梅、王丽萍、朱金花等老师成为了教育教学新技术应用能手。
六、反思不足真实鉴发展
立足当下,课程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重视管理经验的继承,可课程建设的创新还亟需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课程中心将加大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创设更丰富的校本项目课程,服务师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
总之,我们将德育教育、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创建工作等有机整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确保教育高质量。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正确引领和亲切关怀,有全体教师的团结奋进和勤恳踏实,明天一定会更好!
刘海粟小学 课程中心
20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