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科研动态>>文章内容
常州市袁文娟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刘海粟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5-01-19   点击:   来源:   作者:王晓波

让每个童年拥有一百条美丽的裙子

——常州市袁文娟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刘海粟小学举行

1月19日,常州市“小学德育”袁文娟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在刘海粟小学举行。工作室的成员、海小教师及来自吴江实验小学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3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围绕“基于学生发展的小学班级生活实践研究”主题,刘海粟小学王晓波和王希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读书课和一节美术课。王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一百条裙子》,她通过对书中四个主角的形象及性格特征的剖析,引导学生追问:“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我最像谁?”,连续三次追问,看似内容相同,实则伴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而暗藏深意。老师期待通过这样的追问,从各个角度不断丰满书中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立体地解读一个人。台湾的李玉贵老师说:“阅读是一个来回的过程,既要能读进去,还要读出来。”在解读书中人物的同时,王老师试着引导学生结合教室生活中的人和事反观自我,以期从书中“读出来”,认识到“一百条裙子”所蕴含的意思为“梦想、勇气、坚持……”在第二节课中,王希老师承接上节课的主题“裙子”,围绕“设计”这个主题词展开了教学。王老师通过让学生了解服饰的变迁史,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设计。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纸和布料进行设计,装饰,呈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华美设计。“裙子不止拥有外表的美丽,她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意味着美丽的心灵。你们想把这美好的裙子送给谁呢?”王老师的一句话串起了两节课的内容。

在评课环节,工作室领衔人袁文娟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创新与课堂探索的价值。她说:“这样整合课还是一个新的探索领域,它对于班级生活的实践研究非常有价值”“课堂能够关注儿童在场,尽可能地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设计有效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课堂很真实,学生很真实。”

不同的人读《一百条裙子》,便会有不同的收获,作为教师,常问问自己:能够聆听到每一个孩子内心重要的声音吗?能够帮助他做出那些重要的抉择吗?更重要的是,首先得反问自己:“我是不是心灵肤色的裁定者、制造者?”如果准备好了,那么坐在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里,则都将拥有“一百条美丽的裙子”。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发展中心供稿 撰稿:王晓波 摄影:杨凌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