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尚美课堂 展示魅力教师
——记刘海粟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活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刘海粟小学历来坚持打造尚美课堂,培养了一批批魅力教师。12月30日下午,陈嫦云、朱金花两位老师分别为来自全区各校的老师,展示了一堂低年级故事语文课《识字4》和微型习作指导课《微日记之吃薯片》。两位老师长期研究,精彩展示,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啧啧赞叹!
故事语文成就精彩课堂
陈老师温柔的语言,亲切的语态,让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低声细语的故事环境里,孩子们听得入迷了,老师们也被深深吸引着,故事的下个情境会是哪里?是呀,这就是陈老师带给我们的一堂以“也字哥哥”为主角串联整篇韵文的故事语文课。《识字4》是以一首谜语引导“也”与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女字旁、三点水组合,形成新字,并理解这些新字意义的一篇韵文。故事初,陈老师以“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也字哥哥”出现了,骑上白马,与火车、汽车赛跑,让学生理解“驰”;接着骑着白马的也字哥哥经历“春夏秋冬”四季,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池、地、她、他”,还从中给孩子带来了一些词语“高粱、稻子、棉花、大豆”,让学生自主创编儿歌;接着让也字哥哥来到了海小的校园,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一些运动名称,并运用句型进行口语训练。最后通过“邀请卡”的环节,激发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让学生的识字融入平常生活中。
海小的低年级语文一直以“故事语文、海量识字”为主题进行研究,正如陈老师在报告中说的:“故事语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美丽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素养,也能让语文课堂延续地更长、更广。”我们也将继续研究,打造属于海小的“尚美课堂”。
微日记带来快乐童年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朱金花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她扎根于课堂,思索着如何让孩子们爱上作文。当她看到三年级的孩子不爱写作文,却有自己的QQ群,有自己的微博,还有许多同学使用了微信等等。微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交流的生活方式。于是开展了“微日记”的课题研究。因为它短小、随意,能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这才是管建刚老师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写作”。而“微日记”的创新形式还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今天的课堂上,朱老师就带着她的孩子们为大家展示了“微日记之吃薯片”。课堂上,孩子们开始了有趣的游戏,把薯片放到眉眼间的脑门上,想尽一切办法吃到薯片,手不可以帮忙。顺利吃到的则胜,薯片掉落则败。一个学生吃薯片,另一个学生拿着平板电脑拍摄视频,老师呢,也抓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教室顿时成了最热闹最有趣的地方。看那吃薯片的孩子,时而挤眉弄眼,时而拱着鼻子,时而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小脸涨红了,小嘴里还不时地嘀咕着。那摄像的呢,边拍边笑着,就连听课老师都忍不住紧盯着她们,恨不得也加入其中。接下来的表达环节更是精彩!孩子们不仅会用小影图文并茂地制作,还会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她们运用微电影课上学习的“荔枝电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电台。有的孩子甚至写出了《花样吃薯片之小古文》这样精彩的微日记。学习着的孩子信心满满,快乐写作,听课老师赞叹不已,朱老师的微日记研究卓有成效。
接着,朱金花老师向听课老师介绍了她的微日记研究之路。主题“微日记”、 生活“微镜头”、幻想“微记录”、读书“微评论”、情绪“微吐槽”……无不体现了一名研究型教师的良苦用心。有这样用心的教师,所以,作文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做得事情,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高评价指明研究方向
课后,区教研室张新东校长对刘海粟小学的教学研究和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评价陈嫦云老师的课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典型的成功课例。”认为朱金花老师的课对“教师个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很大的启示。”两堂课体现了海小语文课程团队的集体智慧与品位,是优秀的成功展示课例。
新课程提倡“推进课程建设,追求教学创新。”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两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了刘海粟小学的研究成果,张校长的高度评价更为海小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海粟小学 撰稿:花苏梅、夏英 摄影:杨凌云 审核: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