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活动>>综合组>>文章内容
常州市小学音乐“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海小举行
发布时间:2014-04-11   点击:   来源:   作者:张玲珑

同题异构 智慧碰撞 共同成长

——记2014年常州市小学音乐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411下午,2014年常州市小学音乐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刘海粟小学拉开序幕,来自常州市直属学校及各辖市区参与申报教案的音乐教师和教研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承办,研究主题是“小学中高年级合唱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教学内容为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合唱《绿叶》。活动由两大版块组成:第一版块是由来自刘海粟小学的音乐教师费香香老师和来自钟楼实验小学的苏畅老师共同执教两节音乐课《绿叶》;第二版块进行教学研讨,具体包括执教老师介绍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各辖、市区教研员及听课教师主题研讨,现场提问、互动,市教研员活动总结等环节。

活动一开始,首先由费香香老师为现场的所有教师执教了《绿叶》这一课,费老师以《请你唱首歌》为导入,精心设计了简单的练声曲,巧妙设置了百灵鸟和布谷鸟作为高声部和低声部的角色,创设了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她注意引导学生聆听二声部,包括聆听钢琴弹奏的二声部,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唱声部,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合唱声部,帮助学生建立音高上的稳定性。苏畅老师虽然也执教了《绿叶》这一课,却给我们展现了别样的风格。苏老师一开始用一首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春晓》作为律动,将学生带到了春意盎然的情境中,然后以一个二声部的合唱作铺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让学生听自己的声音,听同伴的声音,看老师的手势,逐步进入到合唱的演唱,每一步都提出具体的要求,环环相扣,有针对性,让学生享受到了合唱带给我们的和声的美。

接下来的第二版块,可谓是一顿丰盛的大餐。首先两位上课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认真进行了反思,让听课老师们耳目一新,而各辖市区教研员的精彩点评,更是智慧的碰撞,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受益匪浅。金坛的教研员赞赏两位老师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声音的指导,合唱声音饱满、和谐、轻柔,同时也提出合唱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行为中,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音准的培养,演唱方法的指导,同时这样的合唱教学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关注自己音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声部,关注自己的指挥。钟楼区教研员点评时,肯定了费香香老师对学生听觉体验的设计做得比较好,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感受多声部合唱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建立与集体合唱的经验。同时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关于合唱教学我们分阶段应该做到什么?合唱首先是接纳,唱一个声部能听另一个声部,最终达到融合,融合是关键。戚区和溧阳的教研员也做了精彩点评。

最后常州市教研员方建新老师做了总结,他指出:1.两节课的结构比较完整,从导入到教学过程到拓展听赏安排合理;2.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3.活动设计上有创意,建议在老师们在教学中关注歌谱,单声部和双声部的学习关注视觉歌谱是很重要的,高低声部学习时,课件制作都加上歌词,低年级的节奏练习要很快过渡到歌谱上去;3.要关注学生演唱的声音,声音要谐和,把教材歌曲看成音乐教学的载体,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4.关注我们学科知识技能,不能为技能而技能,要把合唱教学变成一个一个的活动设计;5.要关注课程而不仅仅关注课堂,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关注学科本质的东西,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科专业的规律。整个活动研讨氛围浓厚,老师们学得认真,记得认真,最重要是有了很多启示和收获。

(刘海粟小学 撰稿:张大霖 摄影:张玲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