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尚美”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尚美”文化建设掠影
《中国教育报》 2010年03月12日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做教育就是以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以及主要的价值。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学校构建活动,在这一构建活动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就是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过程。
北山中学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今天我以“尚美”为责任,明天我因“尚美”而荣光;北山中学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追求——让北中的每一个孩子充满自信、取得成功、收获幸福;北山中学的领导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学校建成尚美校园、精神乐园、和谐家园。
北山中学始建于1938年,时为国立16中。那时校舍简陋,设施匮乏。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出了中科院院士陈星弼、吴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原天津市市长聂璧初;民盟中央副主席罗涵先等一大批社会精英……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北中继续演绎着精彩:“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孙露希、“重庆市第一届十佳中学生”周卓林、“重庆市第二届十佳中学生”周裕涵、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初中组唯一特等奖李雨澈,他们成长在这里……
2008年10月,母校七十华诞,新老校友齐聚北山。他们纷纷讲到学校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东西:那就是美的环境,美的文化。在我校的《校史》中写道:“见贤思齐,见智思学,见美思从,怀兰蕙之性,践虞舜之行,是谓‘尚美’。”美,这个看似寻常的字眼,已深深熔进北中的精神脉络,成为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气质。
70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全校师生正是围绕构建特色学校文化这一核心内容,对“尚美”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迈出了创建特色学校成功的一步。
一、以美怡情,培育“尚美”特色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文化是尚美文化的外显。构建“以美怡情的环境文化”就是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一)精心规划,总体布局
我校从校门的设计、楼牌的命名、建筑的造型、标语的选择、到绿化美化等,都精心进行规划,总体布局,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了学校的审美理念和教育理念,使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一体、充分体现环境文化的园林特色和文化气息。
(二)修复、完善人文景观
我校修复了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德教祠”“杜公亭”;新建了“德教广场”“圣水双清”“龙洞朝霞”“百尺石松”“校友碑林”“兰亭壁刻”等“尚美”特色文化小品与人文景观。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本着“还与古朴、更兼文雅”的思想,使得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校园景观无不传承着历史、渗透着文化:“步云大道”沿校门拾级而建,“书院路”“同文路”“杜公路”掩映在茂密香樟树林之中。此外,“清净馆舍”“竹兰佳人”等雅致的宿舍名,亦彰显着古雅的气质,引导着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着学生的灵性。而“尚美琴音、弦动北山”的三级跌水瀑布,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审美追求。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审美的感受,陶冶着美的情操,孕育着美的心灵。
二、以美引善,培育“尚美”特色的德育文化
德育的核心在于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德育活动应该吸引人、打动人,才能感化人、净化人、陶冶人。实施“以美引善的德育文化”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文化,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引领思考、激活唤醒、点燃激情,使学生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的教育文化。
(一)建立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的德育工作规范
我们的德育工作规范具体表现为:确立科学加规范,严格加真情的德育工作思想;建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岗位无空白的德育工作制度;构建“生活体验——自主反思”的德育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和途径;运用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主题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精细化,德育方式体验化的德育工作方法。
(二)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
我们认为,德育重活动,活动重主题,主题重序列。学校每年都要开展“4节1月2评选”的校园文化活动,四节就是尚美教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英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1月就是读书活动月; 2评选就是每年开展10个类别的“北山之星”、“新三好”评选,让北中的孩子人人都有机会上台领奖、人人都有机会当大众从容说话。
在英语艺术节上,学生们自己策划书法比赛、作文背诵比赛、歌曲合唱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从比赛内容到制定方案、开展活动以及最后的总结,他们把自我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发挥到极致。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感受到了西方语言和文化的魅力,美的内涵随着文化的扩展而延伸。在体育文化节中,我们把一切自主权都交给学生,整个文化节,学生就是主角,他们自己设计节徽、安排比赛流程,自己当裁判,可以说整个赛场都是学生们自我展示的舞台。2009年的体育文化节,在我校学生会的精心策划之下,我校参赛的56个班级分别代表中华的56个民族,盛大的出场式一改传统,每个班级以各自所代表的民族盛装出场,整个操场成为了美的海洋。
(三)创办别开生面的校园报刊和传闻媒体
已经坚持了26期的校园文学刊物《北山风》刊出了师生的佳作和精彩,校报《北山中学》适时传出了校园的时代心声;校刊《教与学》记录了教师教改的实践和探索;学生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教室黑板报等传媒平台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和风采。学生们在活动中感知,在体验中习得,在参与中反思,在实践中养成,在自省中提升,从而实现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
(四)进行良好的学校“尚美”德育传统教育
我们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在进行军训的同时,都要接受校史教育,学生通过了解校史、熟悉校情、走进著名校友,从而感知学校“尚美”传统文化。学校和班级所组织的成序列的主题班会,系统的板报报道,成习惯的“学生成长录”交流,定期进行的班主任优秀学生评语展等一系列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时间到空间,对初一到高三各个时段的学生,都充分发挥着“尚美”德育传统教育的良好作用。
(五)实施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规范教育研究》和《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研究与实践》的立项课题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二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服务,诸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室服务、活动行为训练等等。这些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服务,不仅调适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抗挫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建设和谐的班集体都有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以美引善”目标的实现。
三、以美导真,培育“尚美”特色的课堂文化
教学不是单纯的师生间的智力活动,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技艺再精湛,如果不能同时培育人文精神,那样的教学仍不可能是高效的。
实施“以美导真的课堂文化”,要求教师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增加学科教学的艺术性和美感,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启智、促智、养智、优智的作用。
我校坚持以课题带科研,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促质量,以质量促特色的策略来培育“尚美”特色的课堂文化。
(一)特色课题研究
学校很早就开展了“中学理科实验审美化教学研究”、“实施启发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尚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和谐班集体’实践与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四四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突出四个环节“激趣、激思、导学、导创”,课堂教学体现“四为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线、创为主攻”,课堂教学坚持“情景式”、“合作式”、“启发—创新”式的三式教学原则。
课题成果获得重庆市教委课题评审一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二)构建特色课堂
1.优化教学准备
学校制定《课前两分钟管理制度》规定师生在课前2分钟必须进行物质、行为、精神的准备。通过《集体备课制度》规定集体备课必须的“5个环节”和必定的“5 个统一”。
2.优化教学设计
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要运用审美视角、挖掘审美因素进行精心设计,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内容美、情景美、手段美等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人格美。
3.优化教学模式
我校文科实施了以“激趣—激思—导学—导创”的教学四环节模式,理科开展了“顺—激—启—导—育”五步骤教学模式,历时12年,其内涵不断得以丰富,成效显著。
4.优化拓展延伸
学校的校史、校情、校友,茂林修竹、亭台楼榭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都是学校的课程资源,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处处都能接受尚美文化的熏陶。
我校连续10年获得教学质量优胜奖,近3年教师赛课获得市、区级一等奖有26人次,其中,绝大多数获奖教师教龄不足三年。
四、以美育人,培育“尚美”特色的管理文化
我们知道,缺乏文化的管理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应的管理。高效能的管理应该是见物、见人,又见浓郁文化的管理。“以美育人的管理文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确立稳定的学校工作理念
管理科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管理的职能就是依靠人,组织人去进行工作。管理的实质就是做好人的工作,求得管理的高效能。确立稳定的工作理念是培育“尚美”特色管理文化的首要任务。我校的工作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三为本”的核心主要表现在“教师治校”和“学生自治”两个方面。
“教师治校”,就是切实保障教师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力,充分发挥民主治校的作风,学校提倡“走进学校,我就是校长;步入年级,我就是年级主任;迈进教室,我就是班主任”。“学生自治”,就是在班级决策过程、班级活动的内容、班级活动方法的选择方面,都让学生自主参与,班主任不包办代替。我校实施的“一日班长制”就是“学生自治”的一种体现,已成传统的学生自办运动会,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都是学生自治的文化体现。
(二)打造优秀的办学群体
打造优秀的办学群体是学校管理文化的又一内容,它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尚美文化”特质。北中尚美教育的特色,就是靠具有尚美文化特质的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我们的做法,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教师尚美教育的特长。二是多方提供机会发展教师尚美教育的特长。我们有获得全国乡村青年歌手大赛金奖的青年老师,有培养过奥运选手的射击教练,还有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市、区级骨干教师68人。
(三)构建优化的办学文化模式
办学文化模式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我校优化的办学文化模式,由“确立目标—健全制度—建好队伍—关注课堂—提高质量—形成特色”6个环节组成。 “确立目标”是方向,“健全制度”是保证,“建好队伍”是重点,“关注课堂”是关键,“提高质量”是核心,“形成特色”是生命。
通过多年的“尚美”实践,多年的管理文化积淀,我校形成了一系列管理行为观念文化:“一个团队的人若不认同团队文化,必将被边缘化”;“小胜靠技巧、中胜靠智慧、大胜靠文化”“对己,自我超越;对人,润物无声;做事,水滴石穿;做人,晶莹剔透,”;“执行力强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解力、协作力、细节力和把想做的事做成功的能力”。
正是在这种“尚美文化”的引领下,学校风清气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不断超越;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校文化、价值取向获得高度认同。为实现我们的愿景,全体师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持恒的毅力,努力提升文化品质和精神高度。
我们的教育不是缺少点子,缺少的是把每一件事做到位的精准;我们的教育不是缺少行动,缺少的是每一次行动的价值归一。
教育的尊严在于品质;教育的幸福在于文化。
学校的教育,还得用属于自己的文化去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做到极致是本然;个性认识优化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