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小学课程中心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3.9——2014.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优化教育教学的工作原则,踏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坚持质量兴校和科研强校,抓实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坚持特色立校,创新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重点工作】
1. 科研管理精、细、实,确保课程实施科学高效。
2. 课题研究实、效、新,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 校本研究深、广、恒,确保科研成果丰硕喜人。
【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我们将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1.倡导读书,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
期初,每位教师都要制定好个人读书计划,同时我们也要求每一位教师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把理论内化为理念,用理念更好地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做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本学期,我中心推荐的教师共读书目是:
学科 |
书目 |
要求 |
数学组 |
郑毓信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
1.按学科分组开展共读交流活动,并做好记录; 2.各学科主任不定期抽查教师的读书情况,书有痕迹; 3.共读材料为教研组学习过程必备材料,备查; 4.三年内新教师每月至少1篇读书心得上网。 |
语文组 |
雷玲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
|
英语组 |
戈向红的《小学英语高效教学》 |
|
综合组 |
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
本学期,我们将要开展的教师论坛主题是:
1)最美教师我当先 2)最美学生我培养 3)最美课堂我做主
4)最美班级我创造 5)最美家长我引导 6)最美学部我献计
7)最美教研我参与 8)最美课题我研究
2.依托网络,构建真实效教研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依托校园网,加强教科研网站建设。融教师教学、研究和反思于一体,把持续性的学习、实实在在的教科研展现到网络空间,以网络互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做到:
栏目名称 |
相关要求 |
责任人 |
备注 |
|
文件通知 |
及时转载上级相关文件和通知 |
姚华 |
|
|
理论导航 |
各课题组每月1篇 |
区级及以上课题组长 |
编号纸质留档 |
|
优秀论文 |
定期上传教师优秀论文,每月至少3篇,其中各课题组每学期至少1篇发表的文章。 |
姚华及各课题组长 |
期初定好选题,落实到人。 |
|
课题展示 |
文件资料 |
及时下载和转载相关文件 |
各课题组组长 |
|
计划总结 |
及时上传阶段研究计划和总结 |
|
||
研究动态 |
及时上传课题开展的相关研究活动 |
有报道有图片有反思有提升 |
||
研究成果 |
及时上传相关论文案例的文本、获奖证书或发表杂志图片。 |
课题组全体成员,组长管理 |
分类分级纸质留档。 |
3.开展活动,形成常态化对话机制
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反复磨合,提高实效。继续开展“同课异构”和“同题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组内研究课以及骨干展示课活动。开展教研活动必须明确研究主题,并做到三个一:一课一评一案例。每位执教者评上述材料到课程中心开具公开研讨课证明。建议集体备课和科研交流的活动时间按周交替进行(如单周备课,双周科研)。科研时间时,教研组可以就本组研究主题自行确定形式开展活动,或读书沙龙、或教研讨论、或心得交流以及论文分享等等。
(二)抓实管理,确保高效研究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每位教师都树立“人人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专家指导,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研究走向更纵深处。
具体安排如下:
课题名称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 |
基于美育视野的尚美校园构建研究(省级立项) |
1. 省级立项(9月份) 2. 开题论证(10月份),写好开题报告请专家前期修改,请好论证活动专家; 3. 文献研究(9月~12月) |
张明霞 姚 华 |
构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行动研究 |
1. 做好阶段研究的计划; 2. 设计并落实本学期研究重点,定好主题或论题,安排到人; 3. 课题组活动及相关报道及时上网,其中必须2次以上课题研究课; 4. 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 5. 阶段研究小结上网。(14年1月) |
姚 华 |
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市级立项) |
陈阳 |
|
小学绘画教学中画—说—写有机结合的研究(市级备案) |
1. 开题论证(9月份); 2. 前期研究计划上网,组织成员学习; 3. 分工研究拿出阶段成果;(10月~12月) 4. 上好一次有质量的研究课;(11月) 5. 阶段研究小结。(14年1月) |
季琴芬 |
11年立项的区级课题 |
1. 研究收官工作计划,总结成果(9月、10月); 2. 拿出课题结题报告交课程中心指导与修改; 3. 参加区课题结题鉴定活动,争取顺利结题,力争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
张大霖 张明霞 |
12年、13年立项的区级课题 |
1. 写好本学期研究计划并上网;(9月) 2. 按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至少2次课题研究公开课,期初定好人,定好课题,定好时间; 3. 研究成果争取获奖或发表,并及时上网; 4. 写好阶段研究总结(12月)。 |
郑小玲 姚 华 陆丹丹 孙晔隽 花苏梅 |
备课组微型课题研究 |
1. 备课组拿出微型课题申报书与前期研究计划;(9月份) 2. 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至少2次活动报道上传至校园网研究动态栏中;(10月,11月) 3. 写好阶段研究小结。(12月) 4. 继续学习,修改研究设计,争取区级以上课题立项。(2014.1月) |
不承担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的备课组长 |
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确保各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各课题研究过程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
对成效显著的优秀研究成果,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宣传推广,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学校内涵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作用。
(三)深入探讨,确保研究成果
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
具体做到三个结合:(1)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
课题组的骨干成员平时不定期地走进常态下的教师课堂,结合阶段研究计划中的月主题,与教师一起探讨,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光因素,整合提炼成研究经验成果,在课题组及时进行推广。同时继续发现聚焦问题,及时补充入研究计划中,进行个个击破式的研究。
(2)把课题研究与研究课相结合
在学期初,每个课题组成员根据组内计划制定出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无论是骨干教师的示范研究课还是青年教师的教研课,每一节研究课,教师们都带着自己在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走进课堂,让每一节研究课都成为了教师们课题实验展示的舞台,给课题组的老师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
(3)把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相结合
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教科研计划,建立个人课题研究档案,围绕课题撰写研究论文,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月行事历】:
九月份:
1.教科研工作会议,部署新学期教科研工作相关事项。
(课题组长交流本学期研究计划,排出课题研究课安排表。)
2.常州市备案课题开题论证。
3.省教科课题开题准备工作。
十月份
1.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课程中心督查指导,研究动态及时上网。
2.省教科课题开题活动。
3.课题组课堂展示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活动。
2.召开学校主课题核心组会议,交流汇报子课题的申报及实施情况。
十二月份
1.各课题阶段研究小结交流活动。
2.教师教科研成果统计。
一月份
1.各课题组整理台帐资料,各课题阶段性小结工作。
2.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
3.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刘海粟小学课程中心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