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的研究
(课题设计)
湖塘桥中心小学
一、研究背景
(1)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为班集体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背景。新课程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学生生活在班级集体之中,班级集体是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起到引导作用,而且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重视班集体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
(2)现有班集体文化建设的缺失。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校教育中班集体文化的教育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班集体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立场,很多时候有理想化和成人化的倾向;忽视了班集体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如果我们仍以“成人立场”来研究班集体文化建设,说到底仍只是把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被动接受的机器,应试教育的产品,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人来对待。另外在班集体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课堂文化总是被我们善意地忽略或忘记,班集体文化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上,导致课堂与文化脱节。因此,聚焦课堂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3)学校发展的现实诉求。学校教育集团刚刚成立,班主任队伍相对年轻,班主任经验相对缺乏,走班主任专业化道路,通过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培养班主任的科研意识,锤炼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已经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
研究的意义: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的研究旨在实现从传统的班集体建设向现代班集体建设的转换,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在班集体建设方面形成新的理论与实践范式,来继续引领我集团班集体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们设想在实践中通过研究班级集体的社会、文化、心理过程,从班级集体与学生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去解释和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包括如何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德育目标,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如何解决学校分科教学带来的对学生人格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割裂现象;如何解决目前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而心理教育辅导工作杯水车薪的局面;如何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理性思考
生命成长:顾名思义就是有关促进生命发展的成长过程,它是教育的原基点。让师生对自己生命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成长,使学生在价值观、人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价值。有三层含义: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构建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培养人生智慧,为师生提高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班集体: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组织基础,在教育者的引领下,在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文化心理共同体,是一个独特的具有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且不断成长发展的学生主体,本课题中专指小学班集体。
班集体建设: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班级集体成员通过确立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变革班级制度和管理方式,丰富共同活动的内容,优化集体的人际关系,在促进每个成员发展的同时,使班集体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教育主体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研究明晰现代班集体、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内涵、结构要素,形成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
2、探索实践现代班集体建设新方法,建构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操作范式群,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德育理念指引下,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创新活动以形成能指导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的中介理论与有效范式。
总之,本课题试图对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理念、机制、结构、方法、文化、工艺诸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真正焕发班集体的生命活力,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研究内容
1、班集体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对当前我集团班集体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包括对我集团班集体管理方式和发展水平的调查和分析;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理论知晓度调查;学生期待的班集体与教师、学校管理者期待的班集体的差异调查及比较分析;新班主任的职业认识、感受和困惑调查分析;学校对班集体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调查分析;学生对班级生活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班集体建设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结合对本校传统班集体建设的反思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等。
2、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的指导理论研究。新课程和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的关系;我集团班集体的本质、结构、要素和功能的重新认识;新课程呼唤什么样的班集体;现代班集体发展动力机制和基本规律;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的启迪;班集体主体性的涵义和特征;集体教育的基本原理;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策略途径;班集体共同活动的体系、结构与效能等等。
3、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
(A)班级制度文化重建的研究——班级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班集体发展的影响,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制度文化等;
(B)班集体发展性管理的研究——班集体发展性管理的涵义、特点和理念,构建发展性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实践过程,如何指导和发展班集体的自我管理,班集体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及实施过程等;
(C)班本课程开发和班级集体性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班本课程的涵义、特点及开发的实践研究,集体教育活动的特点、功能、类型及方式,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
(D)在班集体建设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道德学习方式、班集体的德育功能及机制分析、在班集体建设中进行有效德育的策略、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责任感、集体意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等;
(E)班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班级集体心理健康的涵义和特征、集体心理健康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培养集体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运用班集体因素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法、班级集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等;
(F)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集体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及其对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教学活动中利用班集体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等;
(G)班主任专业素养和班主任校本培训研究——现代班主任应具有专业素养、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方式、班主任教育智慧的内涵及形成、优秀班主任培养途径和方法等;
(H)现代班集体的评价研究——学校对班集体建设的评价指标和方式、班集体发展水平诊断和指导、班集体建设中的发展性评价的应用研究等。
4、以班集体建设为特色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以优化集体心理,加强现代班集体建设为抓手,整合教育因素,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形成学校教育改革特色的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与调查分析。
对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现状分析组织学习《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相关理论文集》,理解掌握基本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
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出子课题群。在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需要的前提下,采用融合与重构、聚集与拓展相结合的方法,组成课题研究协作体。特别是围绕前文设定内容3的八个方面,形成子课题群。
2、理论分析与逻辑演绎。
理论分析构架理想模型——在现代教育理论引领下,针对现实状况,寻找发展路向,形成实践思路。
逻辑演绎推导操作流程——认真分析其结构要素,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形成操作要点,开展创新实践。这里有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3、行动研究。
积极组织实验学校尝试实践,总结提炼成功典型,宣传推介研究成果,归纳提炼研究结论。与实践操作者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及时发现、提炼及推介好的做法与经验;要借助行政力量,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六、研究计划和步骤
第一阶段:文献研究和调查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
(1)启动准备:收集学习相关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建设课题组。
(2)班集体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3)学习教育理论:我集团班集体的本质、结构、要素和功能的重新认识;现代班集体发展动力机制和基本规律;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的启迪;班集体主体性的涵义和特征;集体教育的基本原理;班集体共同活动的体系、结构与效能等等。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08年7月——2009年7月
1.从以下8个方面设立二级子课题设计实施方案:(A)班级制度文化重建的研究(B)班集体发展性管理的研究C)班本课程开发和班级集体性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在班集体建设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E)班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F)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G)班主任专业素养和班主任校本培训研究;(H)现代班集体的评价研究。
2.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班开展实验,各实验教师期初要制定实验计划、期末写出实验总结,提出实施方案的修改意见。
3.每学期开展一次交流研讨会,并组织开展一些理论讲座、主题活动观摩、外出参观等活动,以推动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在这一阶段结束时,认真分析总结,写出阶段性的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
请专家测评,进行成果论证。
七、研究组织
组长:许 淼(负责课题的指导、课题的设计、过程管理和报告的撰写)
副组长: 高燕婷
组员:
陆燕群(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学部副部长 子课题负责人)
王晓波(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 子课题负责人)
吴华英(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学部副部长 子课题负责人)
周庆峰(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学部副部长 子课题负责人)
霍晓玲(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 子课题负责人)
徐 丹(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实践研究)
姚君丹(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实践研究)
郁利菊(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二级教师、实践研究)
刘 丽(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子课题负责人)
陶玲娟(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实践研究)
张春惠(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实践研究)
周小凤(湖塘桥中心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实践研究)
倪文娟(湖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实践研究)
八、预期成果
1、2007年12月前完成——汇编《有效教育研究文摘》、《有效活动设计》
2、2008年8月前完成——出版《焕发班集体生命活力——班主任行动指南》、《焕发班集体生命活力——班级集体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焕发班集体生命活力——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范例》
3、2009年8月前完成——专著《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新路向》
4、2009年12月前完成——汇编《智慧型名班主任经验集》、形成《现代班集体建设发展水平评价细则》等标准、课题工作报告与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