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讲堂>>道德人物>>道德故事>>文章内容
一块手帕一片情 “向善”文化我践行——湖小花园校区学生使用“向善”手帕
发布时间:2011-05-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丁雄鹰

“向善、向上”是我们湖小教育集团“善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求孩子们说善言,行善事,做善人,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善”的理念。

“六一”节那天,湖小把一份特殊礼物送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奖励每一位学生一块印有“善”字的手帕,有三点积极意义:①积极向亲朋好友宣扬我们湖小的“善”文化,一心向善,积善成德。②积极响应武进区环保局、区科协、湖塘镇联合提出的“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绿色社区”的号召,少用餐巾纸,有了这块手帕,既节约资源,又讲究环保,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③今后队员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帕、红领巾、袜子等东西脏了,就可以自己学着洗了。孩子们当时高兴的劲儿就别提了,都对这份特殊的节日礼物非常珍惜。

据班主任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很多孩子把手帕带回家之后能跟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朋好友宣传我们集团以及校区的校园文化。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孩子们把手帕洗得干干净净,叠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在吃过午饭漱口之后用来擦嘴,在剧烈运动过后擦擦汗……孩子们表现得更加讲究个人卫生了。有小部分孩子舍不得使用,把手帕像对待奖状一样珍视它,就把它洗干净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天上学之前瞧上几眼,提醒自己要多讲善言,多做善事,多做善人;还有一些同学在“六一”节下午就把手帕当成礼物送给了小区里的环卫工人,以示慰问,并把我集团的“向善”文化跟他们进行讲解;或者把手帕赠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并教育他们从小向善。

诸多行为真正做到了“爱”的传递和“向善”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四2班的唐晨超同学,以前是一个特别调皮、爱招惹别人的学生,自从有了“向善”手帕后,对它格外珍惜,用脏了把它洗净珍藏在身边,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那个“善”字,给自己来个友情提醒,现在的行为习惯已经有明显好转。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向善”的理念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今后我们在对他们使用和清洗手帕的问题上还会进一步的关注和指导,让孩子们在牢记“向善”理念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一些自理的本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