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讲堂>>道德人物>>道德模范>>文章内容
一路格桑花
发布时间:2011-05-0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丁雄鹰

——记武进区道德模范马曙辉老师

【序言】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梦中的故乡。那故乡是一块特别的土地,是马曙辉老师的第二故乡。玉树称多他跋山涉水,贵州凤岗他激情奉献,让爱流淌,让格桑花绽放。是他,马曙辉老师、一个普通的党员,在那遥远的西部故乡,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的旋律。

【正文】

马曙辉老师,他貌不惊人、塌实肯干。身为一个幸福的湖小人, “老马智慧”是湖小的宝贵财富;“老马心态”是湖小的幸福阳光;“老马承诺”是湖小的风标旗帜。“有困难、找老马”,“献爱心、看老马”, 从特别党费到“单亲爸爸”,从“168工程”到“爱心社团”, 马曙辉老师在践行着爱的宣言,“如爱的深,会不能停留。”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歌词。他欲将远行,在那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一、有一个声音,始终萦绕在耳畔。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贵州凤岗的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的琅琅书声,青海称多的师生含着热泪吟诵着与他挥手作别。狄金森的诗句,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将它带给纯朴善良的孩子们。

这声音里有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当他每天带着一点青稞面、走几公里山路来到学校,等到吃饭的时候,那唯一的、用作午餐的青稞面,却早已被饥饿难忍的他在课间悄悄地吃完了。这声音里还有一个叫秦明的老师,他默默地坚守在边疆的教育战线,在马老师的鼓励下,用执着与信念抒写着西部教育的动人故事。就是这个声音,尽管它不如我们的孩子朗诵得优美,但它却让马老师想念着贵州凤岗、想念着青海称多,想念着那共饮一江水的西部孩子。就是这个声音,它始终萦绕在马曙辉老师的耳畔,让他一次次走进梦中的第二故乡。

二、有一个梦想,永远感召着前行。

五年前,马曙辉老师去西藏拉萨进行了一次支教活动。西部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西部老师挚爱教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他。从此,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坚定的梦想:“到西部去”。他迷上了西部教育,从阳光西部网到格桑花论坛,他结识了一群共同关注西部教育的朋友。

安康支教,他第一个报名,苏北交流、泰村绵竹班,尽管他都没有成行,但他的激情点燃着湖小人心中的爱——那份沉甸甸的、热情的大爱。他的特别党费送到到了安康, 30名贫困生和湖小的党员结对了。孩子们走在路上有了前行的力量,人生之路有了新的希望。

“到西部去”,梦想永远在感召着他前行,他的脚步是那样坚定从容,那样义无反顾。妻子在他远行时为他默默整理行囊,悄悄地给他塞上几千块钱已成了一种相互熟悉的习惯,因为她知道,她家的老马要帮助西部的贫困孩子;儿子在他出门时为他背上行囊,傻傻地听着他与家人告别的话语,因为他明白,他要很久听不到的爸爸的声音;父母在他离家时为他烧上一桌好菜,因为她们知道,儿子又得饱受粗茶淡饭的煎熬了、甚至是食不下咽。临别了,心里彼此牵挂着,眼里噙着点点泪花,离别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三年级的儿子住校了,家里的顶梁柱少了,但梦想在感召他,西部教育在呼唤他,他要奔向那个天空蔚蓝的地方,那个令人心灵颤动、那个魂牵梦萦的高原深处。

三、 有一种力量,智教中传递着智慧。

带着梦想,他走上了新教育的西部智教之旅。走得一路欢畅。他常常嘲笑自己是一只犟龟,不达目的不停留的犟龟,他说:只要上路,就一定有收获。

带着参加新教育6年多的收获和感悟,带着新教育‘魔鬼团队’的激情,老师开始奔走在中国的西部,一长串的脚印留在了6个省、十多个县,走贵州、上甘肃、下浙南、跑苏北、去山西……,从有效教学到儿童阅读、从教师培训到管理讲坛、从教师专业成长到课堂示范教学,湖小人的精神随着他的脚印流淌在西部的山间小溪,印刻在西部的巍峨群山。

他说:“支教不是最终的目的,智教才是最好的共同提高。”贵州凤岗教育局的韦局长这样评价:“没有机会去苏南领略教育的智慧,但老师却给了我们这么多的震撼,原来,高山之外的教育,真的很精彩。”

一年的时间里,老师将武进教育的大爱无私地在西部6省撒播,在智教中传递着教育智慧,谱写着爱的教育旋律。

四、有一种经历,艰难中蕴藏着幸福。

遥远的可可西里边缘,俗称‘三江源头’的地方,有一个叫称多的小县城,那是高原深处的巴颜克拉山脉腹地,海拔比西藏还要高出1000多米,气候恶劣,05年、08年都发生了特大雪灾。

一个阴冷的天气里,在县城临时支教点的平顶泥房里,马曙辉老师腰肌老伤复发。他静静地躺着,往事历历在目。

那一天,他们长途跋涉了17个小时,翻越了5200多米的雪山,他真正地领教了何谓高原反应。当汽车中途发生故障在清河镇停留时,他深切地感受了什么叫无助,高原的黑夜是那般的死寂与荒凉!但他还是以他的坚韧在博客里记录了点点滴滴!

那一天,特别的奇怪,一会艳阳高照,一会小雪翻飞,一会暴雨倾盆,一会儿又雹子砸了下来。阴冷的天气将他折磨得劳累不堪,称多的集体宿舍是那般简陋,昏暗的灯光下,看着称多老师们一张张培训后的作业,他还是挺起了腰杆将这些感受一一点评,因为他想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多地留在西部。

那一天,他行车100多公里,又走过了多少坑坑洼洼,去看一个格桑花资助的孩子。走进小江措的家,他为这个居然能称为家的地方流泪了。矮小的土房,外面下雨,里面漏水,屋里除了一张床一个桌子,还有地上一只锅,政府救济的小半袋青稞面,不够吃的时候只有老阿妈出门去要饭。离开的时候,当烛光划过床前,瘫痪在床的老阿爸老泪纵横,嘴唇哆嗦着。他再也看不下去了,硬是塞了200元钱给老阿妈。雨还在下着,他的眼里满含泪水、心里也变得湿漉漉的。

太多的那一天让他难以忘怀,躺在床上,他心里却想着要给孩子们送去湖小师生捐助的学习用品。称多的孩子还在翻阅着破烂不堪的课本,称多的老师还在收集着短小的粉笔头。几千本新薄本、十多箱学习用品、几大袋的铅笔,他请求藏族老师为他转送湖小这份情真意切的礼物。

称多的故事感动着湖小、感动着你我。老师和他的格桑花行动小组,用心、用情,默默地奉献着,留下了东部人的真诚与热情。支教回来后的下半年,老师出现了严重的脱发、落齿,但这一切都挡不住他西部支教的铿锵步伐。因为,有一种经历,尽管一路走来是那么艰难,但它却蕴藏着无穷的幸福!

格桑花是藏族人心中最美丽的花,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花。马曙辉老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格桑花成员,心怀西部、带着心中的那份大爱,行走在,他的第二故乡——西部,他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的旋律。爱在流淌,格桑花在绽放,马曙辉老师的西部热情永远奔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聚湖社区金鸡西路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40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