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力 让孩子进步更快----同协部家校系列活动十四
当前,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的全面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家庭环境、父母的素质、教养、人格、生活态度、言谈举止等都对孩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4)班曾春林小朋友沉默寡言、孤僻自怜,日常学习中不能用正确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动,往往经不住诱惑而失去控制的能力,课堂经常走神。
国庆期间,我和徐平老师一起走进了曾春林小朋友的家。孩子的爸爸告诉我,他们夫妻俩都没有文化,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妈妈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她的要求时,就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被打怕了,现在小孩话都不愿跟他妈妈说。平时大人比较忙,经常上班到凌晨,无论在学业上、情感上和生活上都不与孩子交流,孩子做什么都不闻不问。对孩子关心很少。难怪呀!我不禁感叹:难怪他没有学习的意识,任意胡为,而一些不良的个性和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怎能茁壮成长呢?天长日久,他自卑心理严重,产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无聊、沉闷、低落的情绪。
我和徐老师跟他爸爸进行了深入地坦诚地交流,教育孩子还得耐心,经常给与鼓励,给孩子以自信,家长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耐心地为家长作了讲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老师和家长共同想办法,积极地采取一些可行的办法,正确地引导他。一定能使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学生在其成长中,主要面对的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环境,作为学校应该主动联系家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尽量排除和克服来自家庭的一些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教育学生的方向上保持一致,促进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文:虞红霞)